临汾新闻网讯 “月亮还是故乡的圆,饭菜还是父母做的香。”春节将至,即使旅途劳累,也阻挡不了国人回家的脚步。
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过节变成了“过劫”,让不少人陷入了“想回家又害怕回家”的焦虑当中。对此,记者走访了市第五人民医院副院长王艳芳,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卸下负担,欢乐过年。
什么引发你的焦虑
其实,年关焦虑不只是现代人的专利,在古代时,穷苦人家会将新年称为“年关”,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过年就是过“关”,每到春节,也是被追债的时日。不过时过境迁,“年关”的内涵也不同了。
什么原因造成“过年焦虑”呢?
抢票难,购买车票不及时,即使抢到了春运回家的票,还要为返程票发愁。
行路难,大包小包的年货,如果再带上孩子,你的归途必是“囧途”。
攀比压力,“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对于事业刚起步的年轻人,压力无形增大。
家庭压力,已婚不愿过早要孩子的,亲朋就会来关心你,甚至有人怀疑你是不是有难言之隐。
健康压力,朋友聚会、家族聚会,每日安排是从早上到后半夜,吃得多消耗少,很容易致病。
经济压力,置办年货、发红包、同学聚餐、娱乐消费哪一项都少不了。
要是再遇到七大姑八大姨的各种花式催婚,那简直就是噩梦。
这段时间真的是单身的怕被催婚,考得差的怕被问分,低薪的怕被问薪资,越害怕什么,越被问得多……
“交流”也是一门学问
其实,排除一些故意刁难,从你身上找优越感的亲戚,大多数亲戚并没有恶意,只是交流的方式有问题。他们一年见你一次,又不了解你,如果不聊天干对眼还尴尬,聊天吧,又没有共同话题,只能询问你的情况。对于亲戚的问题,我们应该坦然处之,和气为主,当然对于一些不方便说的,可以含糊回答。对于那些故意刁难的,可以选择自动屏蔽,不要因为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影响了团聚心情。
而对于催婚,则是长辈们受中国传统文化和观念的影响,认为子女结婚生子就是“天大的事”。其实,现在社会晚婚晚育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面对长辈,应该把自己对生活的规划和人生安排说清楚,消除他们的担忧。而作为长辈也应该明白,时代在改变,应该尊重年轻人的选择,不要给他们太大压力,避免年轻人产生“被催婚”的焦虑情绪。
怎样缓解“焦虑”
“大多数的‘春节焦虑’症状,均可通过合理的自我调节来改善。”王艳芳建议大家可以从调整生活作息或通过一些简单放松的训练来改善缓解焦虑。
首先,以平和心态看待世间之事,过年开销会增大,应该量力而行,合理消费。调整对存款的认知,存折上的数字不能代表生活的质量。
其次,应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不能因为假期就完全放任自己,打乱生物钟,这样不仅对假期的心身健康有损,假期结束,回归正常工作后,也需要很长时间去适应。
再次,可以多做户外运动,多晒太阳来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或者做深呼吸,通过肌肉的放松来达到心理的放松,将注意力从苦恼的事情上转移。
此外,可以多吃香蕉、葡萄柚和樱桃。香蕉中含有一种生物碱,有增强信心和振奋精神的作用。葡萄柚的香味有助于提神醒脑,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够增强抗压能力,让人精神愉悦。樱桃中含有花青素,它有抑制炎症的效果,能有效改善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最后,不管怎么说,过年欢乐总比烦忧多。我们提前买好票,逐浪于人山人海的春运,不远万里回到父母身边,一起唠唠家常,和老友喝上一杯,再大的难关都没什么大不了。
记者 闫晏宏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