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环,也是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保障。去年以来,隰县医疗集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扶贫政策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将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双管齐下;“六进”活动进入常态化,并增添新内容;从源头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健康扶贫工作迈出了坚实步伐。
脱贫摘帽上了“双保险”
“每个月上门服务一次,宣传国家健康扶贫政策,测血压、血糖,讲解预防保健等知识。”隰县医疗集团党委副书记、公共卫生中心主任、城南乡卫生院院长马宝贵说,“平时打电话和他们聊聊病情,有什么需求,及时帮忙解决”。自健康扶贫工作启动以来,马宝贵和同事们进村入户进行信息核查成了家常便饭。签约医生必须全面精准核实健康扶贫信息系统中的贫困人口信息,确保患病贫困人口身份信息、疾病信息达到精准识别标准。同时,还要核实分类救治落实情况和门诊住院费用信息是否准确填报等,将录入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
隰县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工作,从2017年7月启动,97支健康扶贫“双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和全县7161户、2023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签订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协议,严格按照“双签约”服务季、月、周的服务频次,开展入户服务工作,极大地方便了贫困群众的预防保健和寻医问药需求。
隰县医疗集团理事长景生龙说:“把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有机结合,有效打通了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就医有保障、报销有人管,并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重点关注、重点服务,为贫困群众的脱贫摘帽上了‘双保险’”。
“六进”活动增添新内容
去年以来,隰县医疗集团认真贯彻《隰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关于印发<隰县健康促进攻坚行动方案>等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大力推进健康教育“六进”活动,凭借13支健康扶贫小分队将“六进”活动常态化。今年受疫情影响,该集团又将疫情防控等内容添加到“六进”活动当中。
“今年春节以来,受疫情影响,‘六进’线下活动改成了线上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线上疫情防控宣传、线上咨询及义诊等,将‘六进’活动继续推进。”隰县医疗集团公共卫生管理中心副主任闫奇铭说。
“疫情期间,大家基本上不出门,村卫生室的大夫就给我们在手机上、微信群里发疫情防控知识、健康养生知识。我平时吃的慢性病药没了,一个电话,村卫生室的大夫就将药品和疫情防控宣传手册送到了家门口……”午城镇寺坡村村民李小红说,疫情期间,村民们的疫情防控、健康养生等知识的学习一点也没落下。
此外,该集团还把疫情防控、健康教育、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和健康扶贫工作相结合,以全面提高群众健康知识和健康素养水平为抓手,将疫情防控和健康扶贫一起抓,既增强了群众的防护意识,又有效巩固了全县脱贫摘帽的成果。
从源头遏制因病返贫
隰县城南乡贠家庄村村民贾雪森说:“我身患两种慢性病,常年药不离口,扶贫干部根据我的情况,帮我申请办理了慢性病门诊补偿手续,一年下来吃药的钱能报销3000多元,老伴儿患有冠心病,每年门诊买药能报销1400元。”隰县城南乡车家坡村村民高五生说:“有了慢性病补助,我不再是全家致富奔小康路上的‘拖油瓶’了”。
为了有效遏制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医疗集团全面落实“三个一批救治”措施,即大病救治一批、慢性病签约服务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并继续实行“一站式服务”等医疗保障措施。2019年,全县住院治疗享受“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服务”和“136政策”的贫困人口共计3180人。以上政策的实施,为保障贫困人口能够“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发挥了巨大作用。
接下来,隰县医疗集团将继续全面加强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工作,让贫困人口“少生病、不生病、不生大病”。坚持预防为主,将疫情防控与扶贫工作相结合,全面实施传染病、地方病防治规划,全面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农村妇女乳腺癌、宫颈癌筛查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加大健康教育与健康知识普及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促进宣传教育,提升群众健康意识,养成健康习惯,从源头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之年,也是全市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开局之年。隰县医疗集团将按照市委“一三四三”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抗疫防控和健康扶贫两手抓,全力以赴,开展健康扶贫问题清零行动,向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发起总攻。
记者 郝海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