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李天恩:“我只想为社会多奉献一点爱”

2020-07-02 10:35:23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献血英雄”李天恩

  临汾新闻网讯 他是“献血英雄”,国家无偿献血金奖获得者,22年来,献血297次119400毫升;他是“中国好人”,陆续资助过12名贫困学生;他是“抗疫先锋”,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交纳特殊党费1万元,为抗击新冠肺炎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他叫李天恩,是太原铁路局侯马工务段一位普通职工,他说:“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只想为社会多奉献一点爱。”

  奉献热血 温暖世界

  1998年,21岁的李天恩从部队转业回到临汾。一天,他在电视上看了一则无偿献血的公益广告,当看到很多患者急需输血却没有血,就萌生了献血的想法。第二天,李天恩辗转打听到血站的位置就前去献血,结果一化验指标不合格,早上吃得太油腻。第三天,他做好准备再去,这次成功献血。“第一次献完血,感觉就像完成了重大使命,特别有成就感,很自豪也很骄傲。”从此,李天恩走上了献血这条公益路。

  22年来,李天恩把献血当成一项事业,从来没有缺席。为了保证血液质量,不爱吃蔬菜的他,坚持每天吃新鲜蔬菜,他常年坚持早睡早起,生活规律,就怕熬夜影响血液质量。

  由于工作性质,李天恩常出差,凡是他走过的地方,都留下了献血记录。除了省内,他还在北京、青岛、厦门等地献过血,去外地,他会首先找当地的血站。“我主要考虑,现在各地都还没有联网,常常需要相互调血,我多走一个地方,就可以让这个地方的人感受到这份爱。”李天恩解释道。

  李天恩是临汾市中心血站应急献血队伍的成员,血站缺血他随叫随到,有时候晚上急用血,一个电话他就赶去了。今年2月1日,因为疫情,献血的人很少,周边医院用血量却很大,市中心血站给李天恩打电话需要血液,李天恩安顿好儿子,戴上口罩,跨上自行车,到血站献出两个治疗量的血小板。

  李天恩坚持22年,献血数百次,6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成为当之无愧的“献血英雄”。

  善良淳朴 回馈社会

  李天恩坚持献血的善行义举,除了骨子里的善良淳朴,还源于他儿时的经历。

  1983年,李天恩上小学二年级时,他的姐姐患了一种罕见病,当地医院束手无策,生命危在旦夕,在父亲单位的帮助下到北京找专家才确诊姐姐的病。但这种疾病十分难治,为了救姐姐的命,亲戚、朋友、邻居、父母同事等纷纷伸出援手,北京专家更是全力救治,在大家的帮助下,姐姐终于转危为安。当时年纪尚幼的李天恩,被善举感动,从此心中种下了爱的种子,立志将来一定要报答国家,回馈社会。

  1998年8月,李天恩在临汾铁路参加工作,拿到第一个月工资的下班路上,看到路旁广告牌上市妇联正在开展资助贫困孩子的春蕾行动宣传标语,当即找到市妇联主动资助了一名永和的孩子。2015年4月,他收到《中国铁路报》1000元的稿费,他觉得拿这笔钱资助孩子特别有意义,便将稿费捐了出去。20多年来,李天恩陆续资助了8名贫困儿童。孩子们写信对他表示感谢,他很少回应,家长们给他寄特产,他也一一退回。有关部门曾多次安排他和受资助者见面,都被李天恩婉拒了,“这些捐助着实算不了什么,我不想让孩子们有任何负担,希望他们像其他孩子一样快乐成长。”

  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汶川地震……李天恩都毫不犹豫捐款。李天恩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2016年1月,李天恩入选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榜”,还先后荣获感动山西提名奖、临汾第二届十大道德模范、侯马首届十大道德模范等荣誉。

  特殊党费 无私捐助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为了打赢这场防控阻击战,李天恩所在车间党支部成立了临时党员突击队、攻坚队、服务队。他作为突击队的一员,每天早早到单位,对车间、工区办公区域、洗手间、卫生间进行消毒,每天对值班人员、上班人员测量体温情况进行摸排。在车间开会,监督大家戴口罩,防止发生传染。他将平常在与妻子的交流中学到的医疗、防护方面的知识转化为对工区职工的安全防护,组织职工学习,提升职工的防疫抗疫意识。主动引导职工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安心干好本职工作。

  2月初,妻子作为我市医疗系统抗击疫情突击队员,赶赴湖北疫情一线。“她在前线救病患于水火,我在后方能做点什么?”照顾儿子的生活起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李天恩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思来想去,他拿出了一张银行卡……

  “这些钱是我准备给你买钻戒的,但现在是特殊时期,我相信你肯定会支持我。”当李天恩把交“特殊党费”的想法告诉妻子时,如他所料,妻子同意了。“这笔钱用于支援疫情防控比给我买钻戒更有意义!”就这样,2月7日,李天恩把一万元“特殊党费”交给了组织。

  以大爱之心,立大善之德。20多年,李天恩用无私奉献和大爱,源源不断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他的感人事迹,激励社会各界向好人看齐,向榜样致敬,把善行分享,让美德传递。

  记者 侯秀娟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