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中心医院成功实施我市首例可降解心脏支架植入手术

2020-10-14 09:44:2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支架进入体内计时开始!

  90秒时间到,支架释放,4个压力维持10秒,8个压力维持30秒,压力撤除,复查血管内超声支架贴壁良好,膨胀完全,手术成功!9月30日12时30分,在临汾市中心医院导管室内响起一阵热烈掌声,我市首例生物可吸收心脏支架植入手术在这里圆满完成,这也是Xinsorb心祥可吸收冠脉支架今年3月批准上市以来我省首例病例。

  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这项令人惊叹的技术被成功应用于临床,杜女士成了我市可降解支架治疗冠心病的首位受益者。

  患者杜女士10年前在市中心医院被诊断为冠心病,植入支架一枚。一周前再次出现活动后胸痛、咽部不适等症状,到医院找到当年的主治医生、心内科副主任史志明,复查造影发现原支架通畅无狭窄,但在另外一支血管出现90%的局限性狭窄。

  “对狭窄部位进行机械性扩张和植入支架,使原有狭窄或闭塞的血管完全或部分开通,从而改善心肌血供,消除或减轻症状,改善预后。”在史志明向患者和家属说明情况后,患者和家属既想治病,又不想再往心内留一异物,所以心存顾虑,犹豫不决。

  “可降解支架采用左旋聚乳酸高分子材料制作,2-3年之内整个支架就可以完全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避免残留金属所致的慢性血管壁炎症、禁锢血管、异物导致的心身障碍等弊端。”史志明解释道,冠心病作为“人类健康第一杀手”,金属药物支架作为冠心病患者的“救命神器”,虽在临床应用广泛,但多数人都对这个“外来物”很抗拒,且术后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再狭窄,也使很多患者术后出现“双心”障碍。

  “病人犹豫,但病情不能因此耽误。”经副院长范甲卯、主任苗鹏飞和副主任史志明讨论,一致认为患者病变局限,未见钙化、迂曲、分叉病变,如果采用医院最新引进的Xinsorb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不仅在血运重建和安全性方面与传统金属支架无差异,而且支架降解后,患者血管可以恢复至原位血管的弹性,实现从“血管再通”到“血管再造”的过程。“生物可吸收支架推荐的适应症比较严格,对血管直径及长度有一定的要求,目前,只推荐生命周期长、获益更多更长,拒绝植入金属支架、以降低再狭窄为目的的患者使用,这位患者比较幸运血管条件刚好适合。”

  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患者及家属欣然接受了该方案。

  “其实从这款支架上市后,我们就一直在为这项新技术的开展做铺垫。”史志明介绍,手术细节繁多,术中需要腔内影像学指导,对术者要求很高,必须严格遵守PSP原则。在今年5月份,整个心内科团队已经接受葛均波院士工作站关于可降解支架的适应症、操作流程和围手术期的培训,在充分的病变预处理和IVUS检查后,在医生的共同努力下,成功于患者心脏前降支中段植入可降解支架1枚,整个手术过程顺利,支架释放完美,达到手术预期效果。

  术后,史志明向家属详细地解读了手术前后的冠脉治疗情况,经血管内超声检查显示,支架贴壁非常完美,未见夹层、血栓征象。

  据悉,Xinsorb心祥可吸收冠脉支架是葛均波院士团队历时15年科研攻关的结晶,也是全国首款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雷帕霉素洗脱生物可吸收支架。杜女士手术的成功,使我市心脏病患者告别了“金属心”时代,标志着我市冠心病支架置入治疗技术达到新的水平,具有里程碑意义。

  记者 闫晏宏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