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2020年“非遗进景区巡演”侧记

2020-10-14 09:17:2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剪纸服饰展示

  临汾新闻网讯 “所有的旅行都是出发,到了临汾咱是回家。”对于“回家”的每一位游客来说,大约非遗文化是其得以迅速了解这座城市并因此爱上她的捷径。

  粗犷豪放的晋南威风锣鼓敲起来,高亢激昂的蒲州梆子唱起来,刚柔并济的洪洞通背缠拳耍起来,韵律十足的临汾剪纸艺术“秀”起来,活泼欢快的翼城浑身板跳起来……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我市2020年“非遗进景区”活动相继走进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乡宁云丘山景区、尧庙景区,以一台台特色浓郁的非遗展演、一场场趣味十足的非遗体验,向游客展示了临汾非遗的无穷魅力。

  “这个吹唢呐的小木偶真是太形象了!”10月1日,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逼真动人的省级非遗项目——浮山木偶戏令来自河南洛阳的游客刘萍感慨,她不仅用手机进行了全程记录,还把精彩片段发到了自己的朋友圈,“这是我来山西旅游的第一站,真没想到在游览美景的同时还能欣赏到这么好的表演,你看,这些小视频有多少个赞!”

  对于游客的热烈反响,77岁的吴春安不无激动地说:“我是浮山木偶戏第四代传人,我和徒弟们带来的是提线木偶《唢呐独奏》和杖头木偶《群英荟萃》,能让游客们欣赏到我们本土的木偶表演并获得他们的喜欢,我感到很欣慰。今后如果有类似的演出,我还会积极参与,让更多人了解‘浮山木偶’,喜欢上我们的临汾非遗!”

  这边非遗展演人声鼎沸、掌声不断,那边非遗展示体验人头攒动、笑语连连。精巧别致的太平绣球,韵味十足的平阳麻笺,以及创意感十足的葫芦画制作技艺、平阳窑传统陶瓷技艺……各有千秋的非遗项目、琳琅满目的非遗产品,总让人爱不释手。

  “真不敢想象这是葫芦做的!”10月5日,尧庙景区,长治游客王阿云流连于市级非遗项目——“葫芦画”的展台前不肯离去。“这个耳环做工精致,有个性,买回去给朋友做生日礼物很不错。”王阿云对同伴说。

  一边介绍项目艺术特点,一边与游客热烈交流,襄汾子羽艺术葫芦负责人郭鸿很是满足:“我的‘葫芦画’不仅是非遗项目,也是‘临汾优选’文创产品。通过这次展示体验活动,我不仅有幸把我的‘葫芦画’介绍、售卖给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还与好多非遗前辈互留了联系方式,感谢‘非遗进景区’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也感谢大家认可我们的产品,接下来我会继续为临汾非遗发展做出努力。”

  我市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为非遗文化发展提供了丰沃土壤。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热情支持下,经过全市文旅部门的辛勤劳动,临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呈现出可喜的局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全市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1项、省级136项、市级365项、县级747项之多,非遗项目总量位居全省第一。

  非遗进景区活动是我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与传承方面所做的一项有益的探索,同时也是文旅融合、携手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游山西,读历史,品非遗,此次‘非遗进景区’活动就是为了让游客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田龙表示,以国庆节为契机,在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乡宁云丘山景区、尧庙华门景区开展2020年“非遗进景区巡演”活动,旨在宣传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促进文化遗产和旅游市场的深度融合,从而构建全社会宣传非遗保护的系统化、常态化格局。

  记者 孙宗林 亢亚莉 文/图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