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天涯共此时,家国同欢庆。盘点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我们不难发现它的“非同寻常”——国庆邂逅中秋,叠加成长达8天的“超级假期”;主题活动众多,这个“两节”过出了“春节的味道”;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贯穿了整个假期……那么,我市假日文旅市场如何,又交出了怎样一份账单?
各地发力
文旅活动丰富多彩
黄河岸畔,大型民族交响乐《黄河大合唱》的宏大诗篇徐徐展开,《黄河船夫曲》《保卫黄河》等经典篇章被激情唱响……
10月6日下午,“声动黄河·乐享乾坤”音乐会在永和县乾坤湾景区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举行。作为第二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暨世界旅游联盟·黄河对话活动的延续,整场音乐会以交响乐团演奏、合唱团、民歌、民谣歌曲演唱结合的形式,通过“黄河之声”“经典之声”“悦动之声”“永恒之声”四个篇章,在奏响黄河乐章的同时,为游客和当地群众带来了一场高水平的视听盛宴。
“声动黄河·乐享乾坤”音乐会是我市“两节”众多文旅活动之一。事实上,为了丰富假日活动,市政府早在节前就下发通知,要求各县(市、区)创造性地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文旅促销活动,同时,运用线上线下各种媒介营造舆论氛围,将本地的文旅活动推介出去,把游客吸引过来。由是,我市17个县(市、区)在“两节”期间均围绕“寻根·铸魂·悦生活”暨“游山西·读历史·走进临汾”主题,并结合各自地域特色,推出了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的文旅活动。
无论是“畅游古韵尧都,传承尧帝文化”“传承晋都文化,传播革命精神”“品古衙文化,展霍邑风采”“游山西曲沃,读春秋历史”,还是“乐游浮山福地、喜迎中秋国庆、传承家国情怀”“秋高·气爽·揽悦古县”“喜迎国庆、梨享隰县”“品大河文明,享山乡宁静”……体验传统文化也好,尽享自然之趣也罢,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文旅活动既满足了本地群众和来临游客的需求,也极大地丰富了“两节”文化内涵,难怪不少市民感慨:这个假期过出了“春节的味道”!
同样,“两节”期间我市重点景区的文旅活动也可圈可点。洪洞大槐树景区推出的以“游山西过中秋回大槐树老家,迎国庆悦生活读移民地历史”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集趣味性、体验性、文化性于一体;乡宁县云丘山景区推出了“享云丘胜景·品大河文明”系列活动,尤其是“品大河文明”活动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永久会址——“云之上”会议中心作为景点打卡地,赢得了不少拥趸;吉县人祖山景区通过举办包括“首届人祖山赛诗会”“人祖红叶情摄影大赛”“抖出人祖别样红”等项目在内的“红叶情”人祖文化活动,实现了文化和旅游完美融合,特别是“世界最大铜锅——八合御锅”落户景区,成为一大亮点;襄汾县龙澍峪景区开展的“山水寻宝·国潮风尚”汉服文化节活动,通过汉服走秀表演、汉服礼仪展演和穿汉服游景区体验活动,使游客感受到汉服文化的魅力……
据统计,“两节”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335.6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0517.65万元,按照可比口径计算,分别恢复到去年同期的97.9%和69.9%。其中,全市“寻根·铸魂·悦生活”暨“游山西·读历史·走进临汾”主题文旅活动累计接待人员233.69万人次,综合收入62186.41万元,各项活动宣传报道曝光率达6712.76万次,点击量达3576.91万次。
“研学+”多重体验
假日旅游呈现新特点
“两节”期间,安泽县开展的研学旅行周让该县众多中小学生记忆深刻。在“太岳精神 巨星闪耀——红色寻根之旅”活动中,学生们用脚步丈量红色遗迹,用心倾听历史回响;在“赏万山红叶 探生命之源”活动中,他们观察家乡自然生态环境,培养美的观念和艺术素养;在“溯源安泽历史,感受民俗文化魅力”活动中,他们攀上“望岳楼”,聆听精彩纷呈的“安泽故事”,体验纺织及面食制作技艺;在“探秘粮食的一生,感受劳动的艰辛”活动中,他们走进田间,了解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据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景区假日主题活动与研学游结合重点推出的“研学+”多重体验模式,深受广大家长和学生的青睐。除安泽县开展的研学旅行周外,洪洞大槐树景区的研学活动也吸引了众多亲子游家庭、研学游团队的参与体验;“晋行记”研学游队员则在洪洞县广胜寺景区开展了古建筑研学之旅。
今年“两节”期间的旅游市场还呈现出“自助出游成为主力、乡村旅游广受欢迎”的特点。有分析指出,受疫情影响,游客更加注重旅游安全,自驾游客人增多。就我市而言,省内游和周边游占据主流,自助游、自驾游占比增大,城区周边的乡村旅游点深受市民喜爱,家庭组团式的周边休闲方式明显增加。
“提前预约”也成为假期旅游新风尚。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我市文旅行业复苏势头强劲,景区景点游客逐渐增多,餐饮、住宿同样如此,预约制已成为我市景区常态化管理手段,而“无预约不出行”则日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记者了解到,我市各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文化场所均通过其网站、微信、微博、短信等为游客出行提供了信息参考,游客更加注重旅途安全卫生、避免聚集就餐、配合防控工作、遵守相关规定,预约出行深入人心。
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两手抓”
假日市场安全有序
“……基本实现了安全、有序、畅通、效益、文明的目标。”面对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的双重压力,我市今年“两节”期间旅游总结中的这段文字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极为不易。
为了保障假日期间旅游市场平稳有序运行,市文旅局早在节前就下发了通知,并于9月30日召开假日旅游工作会议,从科学统筹疫情管控、抓紧抓实督导检查、筑牢安全生产防线、落实应急值守值班和信息报送工作以及严防“四风”问题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两节”期间,市文旅局还派出9个督导组,分赴17个县(市、区)开展督导检查。
在“保持监管高压,确保市场安全有序”方面,各县(市、区)文旅部门注重加强与宣传、公安、市场管理、应急管理、气象、交通运输、卫生健康等部门的协调合作,并做好交通拥堵、设备停运、灾害天气、突发事件等方面的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工作。10月1日下午,市文旅局负责人在参加了全省文旅系统安全生产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后,迅速部署开展全市文保单位、文化旅游经营场所等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10月2日凌晨1时至5时,在乡宁县云丘山景区,市文旅局负责人带领督导组连夜进行了督导检查。“两节”应急预案是否制订完善,消防设施设备是否配备齐全,防火检查巡查记录是否完整……督导组现场要求景区取消电热毯等存在安全风险的设施、设备,还对景区秋冬季取暖安全提出了明确要求。
记者了解到,自10月2日凌晨起,市文旅局成立的9个督导组与1个安全组按照安排部署,奔赴全市17个县(市、区)开展全时段安全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了整改意见,对相关单位假日旅游安全提出了明确要求。据统计,10月1日至8日,市、县两级文旅部门累计组织检查340次,出动检查人员1839人次,累计检查市场主体1025家次,发现市场秩序、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方面的问题及隐患271个并完成整改。
令人欣慰的是,整个假期我市没有发生旅游安全责任事故,没有发生游客滞留现象,没有发生重大旅游有效投诉,没有发生涉旅输入性疫情,没有发生涉旅负面舆情。
记者 孙宗林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