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第五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李彩芳谈情绪管理

2020-10-14 09:47:19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一种事物,两种观念,那必然是一喜一悲的认知。

  秋天,在乐观的人眼中,最美不过是金色的叶梢和沉甸甸的果实。在悲观的人看来,却是草木凋零的伤悲。秋天是抑郁症高发期,那么如何减少情绪对人的负面影响,市第五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李彩芳为大家解读。

  李彩芳说,情绪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态度的体验,基本情绪主要有喜怒哀惧四种,复合情绪是后天人与人交往中形成的,如羞愧、内疚、惊奇、委屈、厌恶等等。情绪是有能量的,每种情绪都有它的作用,恐惧让人的肾上腺分泌增多,能量转移到双腿上,及时逃跑,起到保护作用;愤怒产生的能量转移到牙齿、喉咙和四肢,产生攻击;悲伤让人哀悼失去的东西,愈合内心的空洞,才能继续好好生活……

  每个人都有负面情绪,有的人害怕情绪失控、害怕失态,担心影响人际关系、影响工作和学习,硬生生地把情绪压了下去,让自己生活在一个真空的环境里来缓解现实层面带来的痛苦。这些情绪如果不能释放完全,长此下去,就会出现脾气暴躁、肇事、躯体化、高血压、身心疾病、患癌症等疾病,危害身体健康。

  很多人常常会对自己说“不要哭,要开心起来”,这是在否认自己的情绪。“其实情绪不会消失,及早察觉情绪非常重要。”有位患者小时候妈妈经常教育她要懂事,不许大哭、不许闹、不许发脾气。母亲过世后,她非常想要大哭一场,但每每想到母亲的教诲,总是偷偷抹泪,这种情况持续两年多。母亲的葬礼上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内心的空洞怎么填满呢?

  很多父母从小就不允许孩子有情绪的表达,让孩子觉得,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是不被喜欢的。等他们长大之后,看起来很正常,会说笑、会打闹、会社交,表面平静,实际上负面情绪被压下去,会以“虚假的快乐”表现出来或习惯性不表达。“长大后他们需要看到并承认自己的负面情绪,并找到渠道来释放情绪。”可以找家人及朋友诉说,也可以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狠跑几圈,大喊一通,甚至可以滚两圈,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

  负面情绪是会感染的,这种迁怒可能导致人际关系受损。

  有一位母亲,因工作压力大,经常打骂孩子,导致孩子长期情绪积压。才10岁就每天拿刀上学,妈妈不得已向李彩芳求助。“第一次见这孩子时,他用非常仇恨的眼神看着我,还不停地踢妈妈。”妈妈出去后,李彩芳从身后抱住孩子,反复跟他说:“我知道你受委屈了……”孩子一开始还不停地踩李彩芳的脚,哭过后,渐渐平静了。“有时看上去很强势,事事计较的人反而是因为自卑、敏感造成的。”李彩芳说,这个孩子就像纸老虎,看着挺吓人,其实都是假象。

  回去上学期间,在学校食堂打饭,他的同学插队,正好插在他前面,孩子没吭声。当他向妈妈倾诉时,“你做得对,有进步。”妈妈的回应让孩子摔门离去。“其实孩子受了委屈,希望妈妈能理解并支持自己,达到情感的共鸣,这样问题才能解决。”

  如果总感觉自己既没有能力,也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出现压力过大、毫无希望的地步,就会因为一点小事就陷入悲观绝望,出现极端事件的概率就会变高。情绪的良好释放,希望和转机就会到来。

  所以,即使“行到水穷处”,也要“坐看云起时”。只要心中无绝境,困难便无法束缚人生,才能有一个乘风破浪、纵情向前的人生。

  记者 闫晏宏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