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聂主任,快给瞧瞧,孩子把发夹吞了!”“孩子一直喊肚子疼,怎么办?”“孩子一连几天便血,是不是有什么大问题?”
在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医院儿三科,总能看到科主任聂莹步履匆匆的身影。家长的紧急呼叫声,对她而言就是战斗冲锋号,必须争分夺秒、全力以赴。
儿科工作常常伴随着心酸与辛劳,但更多是感动与喜悦。聂莹说,每当看到孩子重新焕发活力,家长再次露出笑脸,她就浑身充满前行的力量,要把自己的满腔爱心化作和煦阳光,给更多家庭带去温暖和希望。
持一颗诚心
11月22日,预约前来就诊的患儿络绎不绝。诊室里,聂莹一边认真细致地为患儿检查,一边耐心倾听并仔细解答家长的问题。
儿童不同于成人,不善于用语言表达,难以准确描述病痛,更多时候只会哭闹和抗拒检查。即便孩子只是轻微的咳嗽感冒,家长也会因此忧心、焦虑不已,反复询问一些相同的问题,无形中拉长了就医时间。
不论挂号患儿有多少、时间拖到多晚,聂莹都会坚持一一看完,在看诊过程中从来没有丝毫的不耐烦,总是面带微笑、轻声细语地为家长答疑解惑。她说:“孩子是每个家庭的中心和重心,我非常能够理解家长的心情,不仅要尽快明确诊断、拿出诊疗方案,还要安抚家长的焦躁情绪。”
正是看到家长对孩子沉甸甸的爱,聂莹始终保持着对儿科事业的热爱。殊不知,聂莹走上医学道路是必然,走进儿科殿堂却是“意外”。她道出:“我上高中时,父亲突发脑梗,病情一度十分危急。当看到父亲经过医生救治、顺利脱险后,我便作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选择,在高考时填报了山西医科大学。后来报考硕士研究生,我原本想学神经外科,结果误打误撞进了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儿科学专业。”
一个偶然,成就了聂莹终身的事业。她常常说,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在从医路上遇到了许多良师益友。读研时,她得到导师潘凯丽的悉心教导和栽培,打下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工作后,在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医院副院长、儿科大主任郭建华手把手地指导下,她迅速进入儿科医生这一角色,从“一张白纸”成长为一个“多面手”。
同时,聂莹在临床工作中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患儿,面对这些渴求健康的目光,她下定决心要为儿童健康事业不懈奋斗,用一颗炽热真诚的心,去呵护每一个脆弱的生命。
怀一颗仁心
儿科工作强度高、压力大,医生们忙一天下来,经常是口干舌燥、筋疲力尽,有时连好好吃顿饭、睡个安稳觉都是奢望。多少次,聂莹正拖着疲惫的身体向家走去,却在中途毅然返回了医院。正是她一个个不眠之夜的坚持,换来了一个个患儿的痊愈。
五年前,一名重症脑炎患儿从周边县医院紧急转入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医院。当时,患儿浑身发烫,体温一直徘徊在41°,并出现了惊厥、抽搐等症状,聂莹和同事立即给予镇静、止惊、抗感染、呼吸支持等一系列救治,尽最大努力控制患儿的病情发展。
但是,患儿的病情过于危重,在救治过程中不断释放“危险信号”。突然,心脏监护仪的心电图变成了一条直线,患儿的呼吸停止了。聂莹见状不妙,立即对患儿进行机械通气,同时委婉地告知家长:“孩子情况不太好,恐怕保不住了。就算能抢救过来,也可能因为脑部受到重创而成为植物人……”
患儿妈妈在绝望之中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如果孩子实在救不回来,就把孩子的器官捐献给有需要的人,让孩子的生命换一种方式来延续。聂莹被这份坚强又伟大的母爱深深震撼了,虽然患儿已经停止呼吸,她还是决定放手一搏,再次拼尽全力与死神斗争。
调整药物剂量、仪器参数、治疗方案……聂莹彻夜未眠地守在患儿身旁,目不转睛地盯着各种治疗仪器和设备,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突然,她惊喜地发现:“孩子有自主呼吸了!”在她的坚持和努力下,患儿被抢救过来了,虽然有短暂智力倒退、记忆力缺失的情况,但肢体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家长竟一时不敢相信,久久难以平复激动的心情。
这段经历令聂莹难以忘怀,也促使她去攀登更高的山峰,实现更多的不可能。
守一颗初心
多年的磨砺,使聂莹深刻意识到:要想推动科室和医院高质量发展,必须不断推陈出新。
2020年,在医院的支持下,聂莹前往西安市儿童医院进修和学习儿童消化内镜技术,并从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她说:“在那里,我接触到许多反复便血、发热、腹痛的患儿,掌握大量新名词和一些以前闻所未闻的新技术。那时,晋南地区尚未开展儿童消化内镜技术,不能合理诊治儿童消化道疾病,我必须把握住这个机会,建立一支儿童消化团队,真正造福于更多患儿。”
同年10月,医院设立儿三科(消化专科),由学成归来的聂莹担任科室主任。她信心十足地迎接这项新挑战,积极引入目前最先进的电子内窥镜,并于一年后顺利开展结肠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不开腹、不切除阑尾就可根治儿童阑尾炎,医院自此开启了儿童胃肠病治疗的“微创时代”,并在省内儿童专科医院中走在了前列。
越来越多的患儿,从我市及周边地区慕名而来。聂莹遇到过更加棘手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儿,因大量便血出现晕厥的患儿,反复无痛血便却找不到原因的患儿等等。在消化内镜的助力下,聂莹逐一找到“罪魁祸首”,并将其“斩草除根”,使患儿在最短时间内摆脱病痛、恢复健康。
截至目前,聂莹带领团队共完成内镜检查及镜下治疗400余例,其中年龄最小的患儿仅8个月;完成结肠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50余例,其中年龄最小的患儿18个月;先后开展了胃肠镜检查、黏膜活检术、内镜下置管术、内镜下异物取出术、结肠息肉切除术、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等6项新技术,让许多胃肠病患儿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内先进、前沿的诊疗技术。
聂莹没有止步于此,她还有更大的梦想。她说:“今年9月,临汾市儿童消化疾病诊疗中心‘落户’我院,并与西安市儿童医院签订‘方莹教授名医工作室’合作协议,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奋进。”
对聂莹来说,梦想是创新的动力,而创新是实现梦想的过程。她会秉持初心,在护佑儿童健康的道路上步履不停、探索不息。
记者 李静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