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县里砦中心卫生院提升医养结合能力

2022-12-20 09:41: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2021年,翼城县医疗集团里砦中心卫生院被山西省卫健委选定为基层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试点机构。两年来,该院充分利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贴近群众的优势,聚焦老年人普遍面对的健康难题,从硬件提质、软件增效、“家医团队+居家养老”模式探索等全方位发力,为辖区3576位65岁以上老人,及689位失能半失能老人“量身定制”个性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老年健康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提升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设施更新 提升医疗“硬”实力

  在翼城县医疗集团里砦中心卫生院,DR、动态心电监护仪、生化分析仪等设备一应俱全;独立的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预防保健室、药房等……处处体现着该院达标提质建设的成果。

  2021年10月16日,经过前期的机房改造、安装调试、操作培训和专家测评等工作,该卫生院新购置的DR设备正式投入使用,并与翼城县人民医院建立远程诊疗系统。今年7月11日,73岁的张大爷因咳嗽气短,在卫生院做完胸部DR后,图像实时传输至翼城县人民医院,值班专家在线直接阅读、做出诊断并出具报告单,张大爷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优质的诊疗服务。

  “过去,老年人遇到紧急情况,有时会因没有设备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但现在检查方便,诊断更清晰。”2021年10月,在该院超声科工作了21年的医生刘芳身边多了好几个“新帮手”,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动态血压监护仪、动态心电监护仪的配备,让刘芳感觉到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2021年12月5日,66岁吴振雄老人因胸闷气短,到该院做心电图检测结果并无异常。“但老人症状明显。”刘芳为其使用了动态心电监护仪,“老人可以带回家,不影响正常的生活。”第二天,刘芳通过动态心电监护仪,发现老人心肌有损伤型改变,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将患者转诊到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及早进行冠脉支架植入手术。老人出院后,该院第一时间将老人纳入慢病管理,进行定期随访,指导用药。“以前检查要去县医院,不仅路远,要排队,检查还贵,现在不但方便,还省钱。”吴振雄老人高兴地说。

  服务优化  提升就医获得感

  “太感谢里砦中心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了!是他们将我老伴从‘鬼门关’拉了回来。”2021年6月28日,吉思萍的老伴突发脑出血,送到卫生院的时候,身上插着胃管、尿管,肌张力为零,不会开口说话。该卫生院医护人员紧急施救,情况好转后又通过中医疗法,进行偏瘫肢体训练、日常活动能力训练,运用针灸、推拿、拔罐等治疗手段对他进行精准治疗,最后取得了显著疗效。

  为了让老年患者享受到一流的康复医疗服务,该卫生院院长周建强多方奔走,积极协调,引进4名中医医师,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着眼长远,着力提高全科医学、急救、康复、中医等人才紧缺型学科业务骨干的医疗服务能力,重点抓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医师培训、乡村两级业务骨干培训等工作;充分利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支援“传帮带”,邀请县里的专家来院定期坐诊、查房、指导……从老人日常照料、基础护理、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理等方面,让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切实提升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脑梗、中风、脑外伤、脑手术后遗症需康复治疗服务质量。

  “老年人基础性疾病比较多,就医需求大,诊疗服务专业、优质、经济,才能让老年人在家门口放心、安心看病。”周建强表示,自从被选定为基层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试点机构后,卫生院还优化各项流程,为老年人就医开通绿色通道,对所有失能老人提供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发展康复床位、家庭病床和护理型养老床位,积极探索基层医养结合服务多种模式,完善从专业机构到养老院、家庭的长期照护服务,为老年人带来了满满的就医获得感。

  今年以来,该卫生院共为3629位老年人建立规范化健康档案,根据失能老年人自理能力,制定了不同的医养结合服务包(包括轻度、中度、重度),让老年人就医有保障。

  思路创新 打造医养结合新模式

  该院一直致力于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每年为3576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今年为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体检增设了老年认知、中医体质辨识等项目,对老年人记忆力、思维能力、注意力、理解力及判断力等进行细致评估。”周建强介绍,“后续我们将综合分析体检结果并及时反馈,建立和完善电子健康档案,做好跟踪回访和分类管理,开展更加精准的健康服务。”

  该院每季度举行一次健康知识讲座,向老年人及其照护者普及营养膳食、运动健身、心理健康、疾病预防、合理用药、康复护理、中医保健、生命教育、应急救助等知识。实施口腔健康、营养改善、老年痴呆防治行动,开展心理健康状况评估、早期识别和随访管理,为老年人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纾解、悲伤抚慰等心理关怀服务。

  为了做好失能、高龄、残疾等老年人的长期照护服务,该院建立“家医团队+居家养老”合作模式,探索卫生院、敬老院“两院一体”建设,为有需要的老年患者“量身定制”居家诊疗、护理、康复、药学、安宁疗护等分层分类个性化服务包,加大对偏远农村老年人的巡诊力度,推进“医康护养”融合发展的“翼城模式”。

  75岁的范青珍老人患慢性脑萎缩导致肢体活动受限,家庭医生团队上门评估后,确定护理需求等级,制定相应的服务计划,签订协议,每两个月做一次上门健康服务。便携式智能设备测量血压和血糖,并将数据实时上传慢病管理平台,由专业的团队研判,并免费配送药物。“家庭医生在饮食起居、用药、康复上都有很大的帮助,母亲的精神比以前好多了,很感谢医护人员。”范青珍老人的女儿心里充满谢意。

  两年来,该卫生院通过创新运作模式、完善配套政策,建立健全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居家、社区及机构集中养老等老年人群不同层面医疗护理服务需求,让本辖区失能老年人能够及时享受到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切实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目标。

  记者 闫晏宏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