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中心医院又完成一例神经外科复合手术

2024-01-09 09:26:03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原本畅通无阻向大脑输送血液的颈动脉,竟不知不觉被斑块、血栓等堵塞,让患者段先生险些走不了路、说不了话。经过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程宇宏团队”及时实施颈动脉慢性闭塞开通术,在复合手术室里“一站式”完成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患者的大脑“生命线”被重新打通。

  “多亏你们了,我现在头不晕了,能走路也能说话了……”去年12月26日,段先生来到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门诊进行术后复查。这段时间,在医护团队的密切随访和康复指导下,他的整体情况持续好转,语言、认知、肢体功能等方面进步明显。

  段先生今年60岁,在两个月前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伴有言语、思维不清晰等症状,经检查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左侧颈动脉慢性闭塞,通过积极的对症治疗、大幅缓解。不想,半个月后,病症再度复发,段先生经过多方打听,来到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接受进一步诊治。

  “颈动脉是连接心脏和大脑血供的桥梁,一旦重度狭窄甚至闭塞,会引起脑缺血、大面积脑梗塞甚至猝死等一系列严重后果。”神经外科二病区主任程宇宏介绍,“根据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来看,患者左侧颈动脉病变节段长,有石头般坚硬的钙化斑块,颅内存在大量血栓病变,若不及时手术,短期内病情会反复发作,出现更大的新发脑梗塞,给患者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大多数脑血管疾病可以通过单一显微外科手术或血管内介入手术治疗,但对段先生这种复杂脑血管病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程宇宏带领团队经过综合评估、反复讨论后,决定采取“左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的复合手术方案,充分发挥显微外科手术与血管内介入治疗两种技术的优势,有效提高血管开通率。

  长节段慢性血管闭塞开通有很大难度,对手术团队的技术水平和默契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被誉为“手术室航母”的复合手术室里,程宇宏率先“出战”,由于手术主要在血管神经密布的“颈前三角区”进行,他以最快的速度、最精准的操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切开血管,并突破重重“关隘”,保护好周围神经和血管的同时,细致地完整剥离出坚如磐石的斑块,为介入小组顺利开通血管奠定了基础。

  副主任医师牟凌接棒上台,欲将引导管送达指定位置,但极其狭窄的颈动脉犹如拦路虎一般,挡住了导丝的去路。在“路图”引导下,牟凌不断调整导丝角度,艰难向前行进并成功连通闭塞段,再由远及近,球囊扩张远端闭塞管腔,安全植入支架,顺利开通颈内动脉。

  “内外兼修”、双管齐下,术后即刻造影显示颈动脉狭窄解除,颅内血流恢复通畅。段先生感到头脑清晰、全身轻松,通过早期康复,语言功能、右侧肢体肌力逐渐恢复,能够独立行走、正常与人交流,很快达到出院标准,回归正常生活。

  “颈动脉闭塞是引起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认为闭塞时间超过4周的称为颈内动脉慢性闭塞。像段先生这类疑难复杂病例,复合手术有着天然的优势,能极大改善患者预后,大大减少卒中发生。”程宇宏说,“我院建有设施设备一流的复合手术室,为神经外科复合手术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硬件保障。在这里,可以综合运用神经影像技术、血管腔内介入诊疗技术与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使原本需要在不同手术室、分期才能完成的重大手术合并完成,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达到‘1+1>2’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手术质量、效率和安全性,患者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真正实现了患者利益最大化。”

  神经外科复合手术需在复合手术室完成,市级医院能开展这项技术的少之又少。同时,值得一提的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技术要求很高,国内仅有一些较大医院的神经外科、血管外科开展了此类手术,而国内深谙此术的外科医生也为数不多。程宇宏多次外出进修,先后跟随“全国剥脱技术第一人”王涛、国内知名专家佟志勇学习相关技艺,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手术经验和诸多成功病例。

  近年来,在市中心医院的大力支持下,神经外科二病区紧跟医学前沿、不断开拓创新,医疗技术突飞猛进,成功开展多例复杂疑难的神经外科复合手术,有力填补了我市神经外科领域的多项技术空白。

  “复合手术不仅是脑血管病的治疗方式,更是一种高维思维模式和理念,脑血管病的诊疗策略将从复合的思维维度进行决策,给以往无法手术的疾病提供了治疗的希望,并且病情越复杂,优势越明显。”程宇宏说,“此次,我们通过复合手术模式,又成功开展了一例颈动脉慢性闭塞开通术,标志着我院神经外科脑血管病复合手术治疗迈入新的时代。”

  记者 李 静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