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市传统商业生存状况系列报道之一
经营日渐惨淡 生意持续低迷
锦悦城内门庭冷落车马稀。
临汾新闻网讯 近年来,一种新兴的营销模式——电子商务,以不可阻挡之势走进人们的生活,并且辐射面越来越广,销售额逐年翻番,自2009年淘宝网第一次在11月11日,发起“双11”促销活动,“双11”当天的成交额从5700多万,经过短短五年的时间,去年“双11”通过支付宝成交的交易额达到570多亿,销售额超过整个社会全部销售额的一半。电商的强势冲击,让很多传统商业经营者始料不及,不少经营者反映,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即便是旺季也旺不起来了。在许多商业区域,我们看到,不少新建的市场,铺面销售缓慢,招商困难;传统的商业圈内,由于经营状况不佳,铺面大量转让出租,换手频率大大提高。为进一步了解传统商业的生存状况,连日来,记者深入街头巷尾现场查看,与经营户和各类消费群体攀谈,找专家学者和各方人士谋划,寻求破解之道。
“现在生意一年比一年难做,经常营业一天,一件都没卖出去。”在市区青狮街经营服装生意的范女士对记者说,“我这店面转让费、租金都不低,照此经营下去,不挣钱还得赔钱,好在我代理的是品牌服装,有些商品可以退货,这几天正在跟厂家协商,打算将可以退货的衣服,打包给厂家发回去,其余的低价甩卖了,门面也打算转租出去。”记者看到范女士的店面周围也有几家店面门前贴出店铺转让的广告,据记者了解,在青狮街、财神楼等这些市区内商业聚集的街道上,一间很小的店面,租金加上转让费一般都要十几万,高额的店面成本,使很多经营者望而却步。那么一些新的商业区和市场,经营状况又如何呢?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城南的锦悦城,当天是个周末,理论上前来购物的人应该不少,但是在偌大的市场内记者却看到购物者只有寥寥数人,而且市场内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店面并没有正常经营,有的仍处于招商阶段,就连刚刚进入市场大门道路两侧的店铺,以及市场主干道上黄金地段的个别店面也都在转让或者招商。王先生在市场内有两间位置不错的店面,但是目前仍没有租出去,他告诉记者:“我的店铺每一间上下两层加起来都有近100平方米,一年的租金三四万,希望早日租出去。”
与锦悦城这样的新兴市场相比,有着十多年经营基础的百汇市场,看上去车水马龙,但在百汇市场内记者仍然看到不少商铺在寻求转让,而在位于市场正对面的丽柏银泰商场,记者看到,来此购物的顾客也很少,很多商家表示,买卖不好做,真是愁死人。房先生在百汇市场内经营男装多年,他对记者说:“前几年,我有两个店,一个经营女装,一个经营男装,生意都还不错,但是这些年的销售明显不如之前,别看百汇市场里的商铺都很小,但租金并不便宜,我再三盘算,还是将女装店转租了出去,目前只经营男装。”谈到目前零售行业低迷,很多店面闲置待租的原因,房先生认为:“首先,电商对传统商业的冲击很大,很多人都选择网购,日常生活用品、鞋帽、电器,甚至食品等等都在网上购买,的确对我们做实体零售的有很大冲击。其次,我认为市区内商场市场建设的太多了,已经超出了城市的需求量,自然有大量的店面租不出去。”
电商带来的冲击,不仅对商场市场,一些商业街区造成影响,超市也受到波及,记者在市区内多家超市发现,即便在周末,来超市购物的人流量也大不如前,在超市担任收银员的刘女士说:“现在超市里,逢年过节或者是搞让利活动的时候还好,人流量大,而平时来购物的人和从前相比,大大减少了。一个大型超市运营一天各种费用也不低,有的超市营业收入都不够营业成本。”
与传统零售业一片惨淡相反,电子零售业务则显得蒸蒸日上。不少人说现在已到了“进入了淘宝打败王府井的时代”。网购从起初只是年轻人在尝试,到现在很多中年人甚至老年人也加入了网购的队伍,使得电商飞速发展,而如今电子商务的渗透力仅有9%,便创造了如此引人注目的成绩,证明电子商务大有潜力可挖。反观传统零售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却遇到不少瓶颈,而且人力、房租等成本的逐年攀升,使得实体零售业备受冲击。很多零售业不得不尝试转型,也有很多商家开始尝试“触网”,电子商务为什么有这么大魅力,让商家和消费者趋之若鹜,传统零售业面对冲击,应当如何发展?请关注本网后续报道。(张君宇)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