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记者 苏亚兵)“十二五”以来,临汾市水利建设完成总投资100.3亿元,达到“十一五”的3倍以上,水利改革发展亮点纷呈,初步形成五大体系,极大地改善了水利基础设施条件,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引沁入汾和川取水输水工程、五马水库、清峪水库、西里水电站顺利完工,引沁入汾浮山供水、中部引黄、西山沿黄提灌、禹门口提水东扩等大水网骨干工程顺利推进,全市三河(黄河、汾河、沁河)连通、五库(和川、五马、曲亭、涝河、巨河)联调、多源互补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基本形成,使我市的供水能力显著增强。
在农业灌溉体系方面,全市投资7.95亿元,恢复改善灌溉面积42.94万亩,新增灌溉面积9.44万亩,水浇地总面积达到230万亩,基本实现农民人均1亩水浇地,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在农村供水体系方面,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357处,投资3.1亿元,解决了65.1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实现了县级水质检测中心全覆盖,农村饮用水标准和卫生条件不断提高;在防汛抗旱减灾体系上,全市投资2.5亿元,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43座,建成抗旱应急水源工程11处,建成了省、市、县三级防汛抗旱会商平台,防汛抗旱减灾能力显著增强。
在水生态环境体系方面,全市投资54.28亿元,实施了百里汾河生态治理修复、19条中小河流综合治理与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完成河道疏浚288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9.27万亩,改善了山区面貌,沿汾河构建起“一河两岸”防洪、水保和排水“三位一体”城镇水利新格局。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