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临汾市旅游走“绿色崛起”之路

2016-04-29 10:09:51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临汾,古称平阳,享有“华夏第一都”的美誉。在这片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地上,蕴藏着尧文化、晋文化、黄河文化和红色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何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围绕这一思路,我市形成了“十三五”期间全市旅游大发展的全新蓝图。

  今后5年,我市将紧紧围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这一条主线,以旅游业改革发展为主题,以大景区建设为载体,强化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推动旅游资源开发向集约型转变,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推动旅游服务向优质高效转变,实现我市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转型升级,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市的新兴支柱产业。

  提质升级 为旅游发展添“马力”

  为了进一步拓展旅游市场,打造属于全市的核心旅游品牌,“十三五”期间,我市旅游业将进一步加快“最早中国”——陶寺遗址的保护、开发利用,尽快完成项目立项等前期工作,在核心区规划建设陶寺遗址博物馆、陶寺遗址展示区和现场发掘、史前文明深度体验园区,在陶寺遗址周边建设尧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力争到2020年,遗址保护开发利用项目取得重大进展。进一步完善壶口、大槐树、云丘山等4A级旅游景区配套及服务设施,开展以垃圾及污水处理为重点的环境整治,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品质。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壶口、大槐树两个景区跻身5A级旅游景区,七里峪、人祖山、广胜寺、丁村博物馆、戎子酒庄通过4A级景区评审。

  坚持创新旅游机制,才能助推旅游发展。“十三五”期间,我市旅游业将进一步强化综合协调机制,建立联席会议、专题会议等工作机制,形成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合力;推进市级和重点旅游县市建立旅游发展委员会,国有及国有控股旅游景区要依法实行管理权、经营权分离;利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等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门票要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严格落实国家政策规定对特定人群实行门票价格减免政策,严格控制价格上涨,门票调价要严格执行听证制度。力争到2017年实行临汾旅游“一卡通”,便捷、普惠本市居民。

  拓展空间 提升文化“软实力”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开发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推动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并按照环境乡土化、建筑生态化、设施宾馆化、餐饮特色化、服务星级化的原则,完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及服务体系,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俗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争取用3年时间打造10个特色旅游名镇、100个乡村旅游点、1000户品牌农家乐,扶持30个贫困村通过乡村旅游脱贫致富。

  推动文化与旅游业走向融合,是做大做强旅游业的重要思路与方向。今后5年,旅游业发展将依托全市文化旅游资源,深入挖掘我市尧文化、晋文化、移民文化、黄河文化等主题文化,开发影视、演艺、节事及遗址公园、主题公园等文化旅游产品,加快将文化遗产转化为旅游产品;加快陶寺遗址的保护开发利用,加紧建设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打造“最早中国”文化展示区,做足“一座都城”这篇文化大文章;继续举办帝尧古都文化旅游节、大槐树寻根祭祖节等十大节事活动,弘扬传统文化,扩大临汾文化旅游的对外影响力。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以游客需求为导向,丰富旅游产品,改善市场环境,推动旅游服务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提升旅游文化内涵和附加值;丰富老年旅游服务供给,积极开发多层次、多样化的老年人休闲养生度假产品;逐步把陶寺遗址等优势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成“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基地,开通“陶寺考古”公众微信号,力推以“走进考古、探秘文明”为主题的公众考古游线路产品;积极支持研学旅行基地建设,组织开展研学旅行,开发老年人休闲养生度假产品,完善老年旅游服务设施。

  创优环境 文化旅游搭乘“高速车”

  进一步完善旅游交通服务体系是提升游客满意度的重要一环,交通的便利缩短了客源地城市与临汾的距离。为此,“十三五”期间,我市旅游部门将加大全市旅游集散网络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城市及国道、省道与A级景区连接道路建设。到2020年,新建、改建旅游公路403公里,主要包括乡宁樊家坪—安汾、襄汾县城—陶寺遗址、襄汾县城—丁村遗址等21条旅游公路,实现全市三条精品线路交通顺畅,基本实现城市、高速公路、高铁站、机场通往景区的旅游公路畅通便捷,标示牌、服务区、厕所、加油充电充气等配套设施齐全。

  互联网+旅游,是旅游现代化的主要建设目标之一。为进一步加快智慧旅游建设步伐,促进我市旅游迈上一个新台阶,“十三五”期间,我市将继续推进旅游业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结合,以智慧城市、智慧景区建设为重点,建设集网络购票、咨询、导游、实时监控、预警发布为一体的旅游信息服务平台,支持旅游企业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到2020年全市A级景区、星级饭店和重点乡村旅游区实现免费Wi-Fi,形成“互联网+旅游”的智慧旅游、智慧城市一体化发展模式。

  “十三五”开局之年,我市旅游业写下了新的5年发展目标:到2020年,展示“最早中国”的陶寺遗址保护利用取得重大进展,持续打造提升“中国根·黄河魂”文化旅游品牌,创建2家5A级旅游景区、5家4A级旅游景区,完成接待国内游客达7500万人次,接待入境游客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90亿元,年均增长20%。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