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人幸福得像花儿一样

2016-09-28 09:36:11 来源:临汾新闻网

涝洰河公园美景

  临汾新闻网讯 今日临汾,响当当的城市名片越来越多;今日临汾人,幸福感持续爆棚。临汾人的幸福感从何飙升?这来自于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装升级,这来自于城市功能的日臻完善。

  大手笔谋划、大项目支撑、大力度推进,临汾在短短几年间以全新的面貌跃然而出。天然气置换了人工焦炉煤气、集中供热得到突破性进展,温饱问题”不再困扰临汾人;飞机、高铁承载着临汾人的梦想奔向远方,绿色公交”通达全城,公共自行车有望覆盖市区;300多座公厕“内外兼修”,基本解决了临汾人的“方便之事”;一座座公园横空出世,一座座城市综合体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临汾人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临汾承载着百万人的梦想,不停摸索,不断前行。

  以稳健的步伐、强劲地跨越,为临汾人增添着幸福的“底气”。

  ○“高配置”增添幸福“底气”

  “过去,我一做饭就犯愁。不是厨艺不佳,而是煤气不给力。我所在的小区已有二十六年的历史了,煤气管道早已老化。每逢用气高峰期,家家户户为做不好饭、洗不成澡而苦恼。”家住市区青狮南街邮电小区的韩女士感叹,自从临汾开启天然气置换工程,我们家用上了天然气,再也不用错峰做饭,再也不用等到晚上11点以后才敢洗澡。炒菜时,望着炉灶里的火苗蹭蹭往上冒,心里别提有多美了。”对于百姓而言,衣食住行是大事。临汾人的幸福“底气”,离不开民生工程。

  2015年5月17日,惠及千家万户的天然气置换工程以“零事故、无投诉、少扰民”完美收官,市区十万余户居民告别了人工焦炉煤气,用上了清洁高效环保的天然气,我市民用燃气进入历史新阶段。这不仅方便了居民,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更为我市的蓝天碧水工程作出了突出贡献。

  “食”不再难,与“住”息息相关的集中供热工程也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共有集中管网1427.5公里,全市城市集中供热面积增加1805万平方米,总计5012.14万平方米,城镇供热普及率达到81.05%。这股滚滚暖流不仅输送到了千家万户,还涌上了市民们的心头,临汾的冬天必将“温暖如春”。

  这些年的不懈努力,彻底改变了供热站“多、小、散、乱”和热源不稳定的窘况,从根本上提高了临汾人的生活质量。

  家住解放东路市建48号院的高先生是受益者之一,他切身感受到集中供热带来的改变。“我住得是自建房,往年还得自己烧锅炉,需要用大量时间运煤、铲煤,天天与煤灰作伴。有时顾不过来,家里就冷如冰窖。”话锋一转,高先生欣喜地说,自打接上大暖,可给我们省了大事。冬天时家里暖暖的,舒服极了。”

  ○“高标准”拓展幸福空间

  交通一发达,世界就变小,一日千里”不是梦。2014年7月1日,是让无数临汾人热血沸腾的日子。大西高铁的正式运行,让临汾人的出行方式更加多元化、更加便捷。2016年1月25日,经过8年筹备建设的临汾民航机场正式复航,仅有半年多的时间就开通了上海、广州、天津等9个城市的航线,圆了临汾人期盼数十年的“飞天梦”,让临汾人多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豪气,多了“说走就走”的自信与洒脱。

  外面的世界虽精彩,还是家里的风景最亲切,公交车是临汾人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驻足在临汾街头,时不时驶过的纯电动公交车让人眼前一亮,车身上充满现代气息的艺术化涂装,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这样的纯电动公交车,将“接管”整个临汾城。一位资深“粉丝”总结了纯电动公交的“五好”,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好、产品质量好、售后服务好、司机操控好。

  近年来,临汾市优先发展绿色公交,加快推广普及新能源汽车,成为我省地级市使用新能源公交大巴最多、最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最好的城市。今年3月,临汾公交与沃特玛创新联盟再次签订合同,引进第三批200台纯电动公交车。交付使用之时,临汾公交28条线路的439辆传统车辆将全部替换为423辆纯电动公交车,成为国内第一个全面实现纯电动公交的城市。

  与此同时,实施市区公共自行车项目也已提上日程。目前,正在进行房屋改造装修土建施工工作及调度车辆的采购工作,并将于近期进行站点施工建设。该项目围绕公交站点、行政中心、医院、学校、公园、居民小区、商场、休闲区等,在2016年规划建设183个公共自行车站点(其中:老城区117个、高铁片区7个、尧庙片区13个、经济开发区20个、东部生活区26个)。投放5055辆公共自行车,同步配套6615个锁车器、20个管理服务亭、一个调度指挥中心及自行车存放库房、配件库房、维修车间等,达到市区区域全覆盖,实现便民惠民、改善交通、节能环保、提升城市品位的目标。

  不久的将来,市区的大街小巷将再掀“绿色风暴”。临汾人在出行时有了更环保、更便捷的选择,完美解决“最后一公里”。

  ○“高颜值”提升幸福指数

  “让我看看你的城市,就知道人民在追求什么?”这是美国著名建筑师沙里宁的一句经典名言,曾影响世界城市发展。如今的临汾已呈现出一川清水、两岸锦绣的美好画卷:静静流淌的汾河水,衬托着两岸的高楼大厦,葱绿的草地令人心旷神怡……全市上下戮力同心,攻坚克难,终使“花果城”重拾往昔风采,这也是无数临汾人梦寐以求的安乐家园和精神栖息之地。

  “经常呆在一个城市,会让人遗忘这座城市有什么好去处。临汾却不会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我们的家乡一直在发展,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好去处多到十个手指头也数不过来。如果时间紧,去哪儿都要犹豫一番。”家住贡院东街碧云轩小区的全职妈妈王乐说,每逢节假日,她都会约上三五好友,大家带着孩子一同领略大自然带来的热情,汾河公园、古城公园、涝洰河公园等更成为观光首选。在一片绿意中,大家静静享受着久违的悠闲与惬意,不失为一种美好。

  临汾人的幸福感来自于临汾日新月异的变化,临汾人的自豪感来自于日趋完善的城市功能,而遍地开花的“高颜值”公厕足以让临汾人引以为傲。临汾街头那些外观像水立方、别墅、图书馆、城堡、大院的建筑,如果不是“公共卫生间”几个大字提醒,人们还真以为这是旅游景点,而这些美丽的风景已成为临汾城市建设的一张名片。

  目前,临汾已建设高标准公厕336座。随着鼓楼南北街街景改造工程进入收尾阶段,新建的11坐标准化公厕以更加美观的造型、更加完善的设施、更加新颖的设计、更加高端的品位亮相市民眼前,鼓楼南北街成为全国公厕配套达标第一街。

  市民张芯蕊感慨道:走在临汾市区,从来不用担心‘方便之事’。公厕环境更堪比大酒店,干净、舒适又整洁。”

  ○“高品位”延伸幸福深度

  人生因追求而精彩,城市因梦想而伟大。每一段新征程的开启,总是让人充满期待。已建成的临汾市城市规划展览馆浓缩着临汾的古老记忆,传递着临汾的激情活力,展望着临汾的美好未来。除此以外,新建的市博物馆、晋国博物馆、丁村民俗博物馆等16个博物馆,用贯穿古今的点滴印记带领人们追溯远古和畅想未来,这必将为临汾加注新名片。

  “高品位”的背后,是一座城市执著的追求和梦想。“幸福”是一座城市昂扬向上、日新月异的变化与发展数年的厚积薄发、默默耕耘,临汾迎来了“批量”收获期,生龙国际、新百汇、工贸、安达圣等商业综合体震撼登场。以此为核心,向周围扩展,形成辐射力,从而形成一个个由吃、喝、玩、乐、购、行等消费功能齐全并有机组合而成的商圈。而“一站式”的创新服务正刷新着临汾人的消费理念,更悄然改变着临汾人的日常生活。

  “前两年,我和朋友经常去北京、西安、太原购物,尤其对那种能逛、有吃、可玩的大商场情有独钟。当时,我们还在想,若是临汾也能开起这样的大商场,我们就不用来回奔波了。没想到,幸福来得太突然,从去年11月开始一下冒出好几家这样的商厦。现在,我们每隔几天都会去购物或是娱乐,不出商场就解决吃饭问题。我们简直是乐在其中,难以自拔。”25岁的贾甜美滋滋地说,临汾正与大城市接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当夜幕降临,彩虹大桥、脸谱大桥、锣鼓大桥华灯齐放,五光十色,蔚为壮观;汾河岸畔灯盏如星,亭榭、绿树与城市灯火倒映河面,交相辉映;一幢幢高楼闪烁变幻的霓虹灯,勾勒出建筑雄伟的轮廓,把城市装扮得流光溢彩……

  此时此刻,身为临汾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既是对过去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的期许。临汾人的大梦想从未止步,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记者 李静 苏亚兵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