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水利工作打出“组合拳”

2017-01-18 20:35:05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记者 苏亚兵) 我市水资源总量15.4亿立方米,占全省的12.5%。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82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2200立方米)的17%,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80立方米,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严重缺水界限,属于极度缺水地区。

  近年来,市水利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全力实施“1245”发展思路,以打赢水利脱贫攻坚战为目标,牢牢扭住“大水网涉临骨干及配套工程和汾河流域生态治理修复工程”两大龙头,全力实施农田水利、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中小河流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防汛抗旱减灾五大工程,狠抓规划计划、水资源管理、水产养殖、水库移民四项工作,努力建设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水利安全保障体系,把水利建设作为补短板、扩内需、稳增长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针对水利设施薄弱环节,大力加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着力完善全市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为决胜全面小康、实现振兴崛起,建设富裕、文明、绿色、幸福的新临汾提供水利保障。

  过去的2016年,我市水利总投资累计达23.8亿元,完成任务数的100%,完成实灌面积249.78万亩,新增、恢复或改善灌溉面积3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6.1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7400吨,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

  水利扶贫攻坚工程作为重点工作,出台了水利扶贫行动方案和2016年度水利扶贫工作计划,编制了“十三五”水利扶贫专项规划,以县为单位建立了水利扶贫项目库,积极与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协调,确保水利投资向贫困地区倾斜。同时,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县水利投资倾斜力度。截至目前,我市共下达国省资金计划5.38亿元,其中贫困县3.66亿元,占总计划的68%,有重点地实施了一批水利脱贫项目,包括大水网覆盖范围内的县域小水网建设、水土流失严重区的水保生态建设、水源条件有保障地区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以及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等。目前,贫困地区本年度农村安全饮安全工程全部完成;沿黄提灌工程顺利推进,预计建成后供水总量增加量为4863万方,增幅为74.31%;本年度全市贫困地区人均供水量增幅为9%,人均农田节水灌溉面积增幅为5.4%,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43平方公里,占年度目标任务224.8平方公里的152.6%。

  大水网涉临骨干及配套工程中的引沁入汾和川输水工程已完成通水验收,调查报告待省水利厅批复;引沁入汾浮山供水工程,2016年完成隧洞掘进及一期支护10.5km,完成投资1亿元,2016年任务已全部完成;中部引黄输水工程进展顺利;禹门口东扩襄汾支线渠系配套工程完成95%,近期可全部完工;西山沿黄提灌3处在建工程经重大设计变更后已经全面复工,永和阁西垣泵站已主体完工,其余两处正在建设中,与大水网配套的县域小水网工程全面启动,8个县域小水网规划通过省水利厅审查,规划内的蒲县四沟、刁口和汾西北掌三座调蓄水库进展顺利。

  在汾河流域治理修复工程方面,我市已申报了洪洞、尧都区、曲沃、侯马和汾西灌区9个治理项目,总投资17.16亿元。其中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尧都区吴村段生态修复工程、洪洞县洪安涧河入汾口治理工程、曲沃县黑河水系整治工程、尧都区席坊沟水系整治工程、岔口河水系整治工程、涝河生态修复及治理工程6个项目,发改部门已批复立项,申报了全国江河湖库水系连通2017年实施项目;市区龙子祠水源地生态保护工程、浍河侯马段水系整治工程、侯马市浍河湿地生态修复工程3个项目完成了可研报告市级审查。

  农田水利工程,重点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重点县(项目县)项目、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等重点农田水利工程。截至去年12月22日全市已完成投资4.2亿元,占全年计划目标的93.3%,新增、改善和恢复灌溉面积近36万亩。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