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苏亚兵)城市要发展,建设少不了。全市有百余个在建工地,施工车辆进进出出,也少不了拆除、挖土等作业,目前我市各在建工程项目对工地降尘、渣土车处理等采取了哪些措施,运用了哪些“新神器”?5月19日,记者一行走访了金域王府施工项目部、漪汾花园公租房项目部等工地,一探施工方所采取的环保措施。记者了解到,洗车台、雾炮机、在线环保监控系统等新型环保设施设备,逐渐成为我市各个建筑工地的“标配”。
在漪汾花园公租房项目部施工现场,记者发现,这里和人们传统印象中的建筑工地大不一样,整个建筑工地全部进行了硬化。道路两侧的花池里,小草随风摇摆,砖石、钢材等建材都分类整齐码放,在建的楼房都用绿网进行封闭,整个工地看不到一处散放的渣土。这样的场面让人感到,原来在建的工地也可以如此整洁。
“工地内的道路全部硬化,道路两侧进行绿化,临时裸露在外的土地用抑尘网全面苫盖,出门车辆全方位清洗,填挖土方用雾炮机除尘。”漪汾花园公租房项目部施工方负责人介绍,如今的建筑工地,具有环保、安全、人性化的特点,平地上能绿化的绿化,不方便绿化的用绿网苫盖;挖土方时对飞扬起来的尘土用抑尘雾炮机除尘;在建的大楼用整体定型化爬架封闭,让工地内的工人干活干得舒心、安全,让工地外的市民看不到建筑工地的扬尘。
漪汾花园公租房项目部施工现场让人耳目一新,金域王府项目部施工现场的情况又如何呢?在工地的出口,一辆准备出工地的货车正在进行清洗。
记者注意到,车辆进入洗车槽后,密集的高压水流清洗车辆的底部和侧面,不到3分钟,洗干净的大货车开到工地大门口,门口地面上除了留下两条水印,不见任何泥土踪影,值班人员才对该车放行。大货车清洗完,一辆皮卡车也进入了洗车槽进行了清洗。
“今天是第三次洗车了,工地规定,只要是进入施工现场的车辆,出工地时就必须进行清洗。”皮卡车司机笑着说,这几个月来,洗车的次数比前些年加起来还要多,白色的皮卡车多会都是干干净净的,只要不说,没人会相信他的车是建筑工地的工具车。
“冲洗下来的泥水流进沉淀池进行过滤沉淀,一方面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另一方面避免淤泥堵塞市政雨水管道。”市安监站站长席岩俊说,除了自动洗车槽,工地上还配有多台雾炮机,可将水雾化成10至150微米大小的水雾颗粒,喷洒距离可达100米远、50多米高,夏天能对工地起到降尘降温的作用。同时在工地靠近滨河路的围挡上安装了微灌喷头,每天对围挡进行洗刷。
据悉,我市市区现有建筑施工工地114个,根据环保部督查组的意见,在建筑施工工地大门出入口安装视频监控设施。市住建局与各建筑工地施工项目部共计投入资金50余万元,设立了远程监控平台,对于出入车辆冲洗情况进行远程监控。目前市直管38个在建施工工地中,具备安装条件的33个工地视频监控设施已全部完成安装,其中29个已接入远程监控平台。
从2016年冬季,针对重污染天气频发的情况,为加强全市建筑施工现场扬尘防控,加大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治理力度,市住建局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治理的通知》和《关于印发<临汾市区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控制标准>的通知》,要求全市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开展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控制工作,统一标准,规范管理。
所有建筑施工工地做到现场100%全封闭设置围挡,易产生扬尘的物料100%全覆盖;裸露场地100%洒水降尘或覆盖;进出车辆100%冲洗;场内主要道路100%硬化;严禁施工中高空抛洒残渣废土。
今年以来,市住建局又召开专题会议,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对《临汾市区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控制标准》进行了修订,与相关下属单位签订责任状,并在市安监站日常监督的基础上,多次组织有关人员和专家对市直管工地进行督查抽查,确保环保措施到位。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