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焦化甲醇厂高质量发展纪实

2019-03-05 08:57:37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全国首套焦炉煤气配水煤气生产甲醇的装置;全国第一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装置;以最经济的方式使甲醇年生产能力达到35万吨;破解世界性联合压缩机“莫顿效应”技术难题, 实现了满负荷经济稳定运行;作为典型的化工生产企业,实现13年人身伤亡事故为零……

  作为山西焦化转型发展的重点示范项目,甲醇厂实施精细化管理、确保生产安全稳定,用一份份骄人的成绩单,谱写了一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凯歌。

  一个目标勇往直前

  走进绿树环绕的甲醇厂,罐塔林立、设备整洁、机器轰鸣……处处生机勃勃。

  13年前,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聚力转型发展,甲醇厂开始建设,甲醇系统的建成投产成为山西焦化转型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的生动成果。

  甲醇厂一系统建设时期立项为20万吨/年甲醇项目,这是公司为充分利用150万吨/年焦炉富余的大量煤气而建设的循环经济项目,也是国内第一家以焦炉煤气配入水煤气生产甲醇的项目。

  为确保项目顺利,公司抽骨干力量提前进驻现场熟悉工艺、及时纠正设计不足、加班加点参与建设、熟悉设备。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甲醇一系统于2008年6月建成投产,并成功生产出了精甲醇。

  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基于原化肥装置关停和充分发挥水煤气生产潜能,为给60万吨/年烯烃项目提供原料,山西焦化持续转型发展,对甲醇系统进行扩建改造,建设以焦炉煤气配水煤气制粗甲醇装置。

  事实证明,正是因为甲醇厂的建设,为公司甲醇烯烃一体化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促进了公司继续延伸产业链条,不断做大做强做优。

  一片赤心砥砺奋进

  科技创新已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甲醇两个系统的合成气压缩机是关键设备,其连续稳定运行关系着甲醇的系统生产。然而,在试车期间,两台压缩机均出现了联轴器侧振动增大的异常现象,压缩机转子多次返厂维修,试车成功率仅占到20%。

  对此,山西焦化成立了攻关小组,在生产中反复研究摸索,与厂家专家共同分析,从工艺操作、压缩机组与变速箱的匹配设计、转子的设计、动平衡校验方式等各方面查找原因,千方百计解决难题。副厂长张俊红说:“压缩机经常跳车,每遇到这样的情况,大家一遍一遍试、一次一次开,正是这种勇于面对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练就了我们过硬的操作技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的探索研究,执着追述,最终确认了该压缩机组联轴器侧的异常振动的原因为“莫顿效应”中外伸端转子振动特性影响,这是一项世界性的技术难题。问题确认后,甲醇厂迅速对2#联轴器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机组开车一次成功。随后对1#合成气压缩机进行了改造,实现了机组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

  厂长张小忠说:“当时,一个一个问题进行排除,简直太难了……但也是在那个时候,大家从拆解、回装开始,独立完成了检修工作,为公司离心式压缩机检修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为后续转型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人才保证。”

  难题终于破解,甲醇系统实现了长周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同时,在多年的生产磨合中,甲醇厂不断进行各种技术改造,先后进行了焦炉气精脱硫改造,对转化炉进行了改造,开展精馏扩容改造,使系统生产能力由24万吨/年增加到40万吨/年……

  一条红线贯穿始终

  甲醇厂的生产工艺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中毒、物理化学反应多、工艺链较长。甲醇厂每年的一号文件必是“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每年的第一个大会必定是安全工作会议。在甲醇厂一号文件中,厘清责权边界,下达安全责任清单;安全大会上,历届厂长与各单位负责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和安全承诺书,发动全体干部职工齐抓共管,做到“人人知责、人人履责、人人尽责、失职追责”,从上到下织就了一张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的安全网。

  多年来,甲醇厂的厂级领导班子每天早上7点半到岗检查雷打不动,切实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延伸到岗。坚持开展“‘拍除’隐患、‘讲评’安全、‘曝光’不安全行为”活动,推进“双遏制”活动,一大批“隐患”“痼疾”“瓶颈”问题得到解决。

  强化包机责任制,加大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力度,设备完好率达到90%以上。组织开展“反三违”常态化专项检查活动,创新建立 “班组安全亲情微信群”,开展“人人都是安全员”活动……安全生产发出了最强音,激发了正能量,凝聚了大力量,奠定了坚实的安全生产基础,13年保持安全稳定运行良好局面,为公司持续转型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管理经验。(白文莲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