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成华)食品安全大于天,规范治理严把关。3月20日,记者获悉,为进一步做好散装食品安全监管,确保散装食品安全,规范散装食品销售流程与标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结合“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活动,盯住焦点瓶颈,深入开展调研,主动积极作为,采取“六步结合法”,治理规范散装食品管理。
继承与创新并举,加强法规常识宣传。为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基本常识的宣传,在内容上,结合散装食品的特性与门类,突出散装食品安全与质量鉴别的相关常识。同时,在宣传模式上,采取传统与创新齐发力,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方式,既发挥好原先的板画宣传、资料发放等模式优势,同时利用互联网多种衍生技术平台,通过市局网站、微信公众号、投诉平台、视频媒体、广播电台、信息推送等方式,打造多渠道、多 视角、多层次的综合方式,提高消费者安全意识,提高社会关注度与曝光度,倒逼企业商户规范经营。
线下与线上同步,组织管理人员培训。据该局工作人员介绍,将持续加强食品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结合市场监督管理局本着“大市场、大监管、大视野、大作为”理念,在传统集中培训、企业自训、个人自学的基础上,开辟新的培训途径。同时,将相关安全法规常识编撰成书,将食品安全知识讲座录制光碟,免费发放给企业,作为学习资料;利用公众号,开辟学法用法考试平台,组织人员进行学习,定期组织考试,适时在平台上开展有奖答题活动,从而全面提高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能。
原标与现标对应,确保身份信息完整。散装食品其特性是散装计量称重销售,但其原始形成 多为大包装预包装食品与食用农产品,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了散装食品销售,必须在外包装上注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相关联系方式等等。”工作人员表示,为避免实际经营时企业商户人为调整保质期,要求企业商户在分装销售时,必须将原食品标签与合格证、散装食品现标签保持一致,原标签、检验报告、合格证等原始资料,要作为辅助资料,保存在散装食品销售区,作为备用证明,从而确保散装食品标签的规范与正确。
此外,我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还将长期关注,把散装食品规范作为年度工作重点来抓,结合季节与时段,对个别门类的散装食品,如散装熟食、散装干果等,开展专项突出检查,逐步提高整体散装食品的经营水平与管理状况,为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