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吹响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边巡边改“进军号”

2019-05-14 08:41:3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范韶华) 根据省委第二巡视组、市委第一巡察组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巡察工作要求,近日,我市结合实际,确定“3+1”四保障工作思路,坚持边巡边改、立行立改的原则,确定路线图、绘好时间表、制定任务书,全面吹响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边巡边改进军号角。

  保障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事关农村群众基本生存权利、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市集中两个月时间,用最坚决的态度、最务实的作风,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集中精力、集中火力、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突出解决好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特别是水量不足、设施损坏缺失老化、水质不达标等98个问题,涉及5个县26个乡镇105个自然村18524人(贫困人口2477人),确保贫困地区饮水安全,确保巡视巡察期间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为决胜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

  突出解决水源问题。对水量减少、水源枯竭、水量不足的村庄,采取更换新水源、远距离调水、与水量充足的邻近村庄连通水源等措施解决;有条件的旱井村建设提引水工程,提高供水标准;对人口少,无水源,采取其他措施成本过高、难以运行的村庄,可采取送水的办法解决,确保水源供水稳定,达到脱贫攻坚农村饮水水量和保证率标准。

  突出解决自来水入户问题。对因群众不愿自筹入户资金、入户投工、成家分户等原因,造成没有接通自来水的零星户,结合村民意愿,落实贫困户入户工程补助50%的政策,使有条件实施自来水入户村民全部吃上自来水。

  突出解决水质不达标问题。对本源性水质不达标问题,通过更换水源、安装水质处理设备解决;对因污染造成的水质不达标问题,通过系统治理污染源解决,保障饮水水质达到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标准。

  突出解决配套不完善、设施老化问题。对因未安装加压设备、缺少电力等设备不完善问题,通过增装加压设备、改善用电条件等,解决好配套不完善问题;对因个别设施老化,不能正常供水,影响群众正常生活用水的问题,通过更换管道、机电设备,新建、维修工程设施,保证供水工程正常运行。

  突出解决资金问题。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落实主体责任,加大财政投入,确保项目建设、水质检测、运行管理资金到位;通过整合扶贫资金、引入社会投资等方式,多方筹集资金,确保资金落实到位。

  突出解决管理问题。主要是村级实施管理的供水工程,每处工程都要落实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必须到位尽责;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业务素质;按规定提高管理人员待遇,确保人员到位、责任到位、管理到位,确保工程良性运行。

  突出解决立项、土地、电力等问题。要特事特办、特事快办,项目前期有关部门要及早介入开展工作,在不违反规定的前提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涉及到立项、土地、电力等问题,7个工作日内要办理完毕。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