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大约在冬季》,这首歌想必许多人耳熟能详。
对临汾环保而言,真正的考验,“不是在此时,已知在何时,肯定在冬季!”
6月27日上午,在全市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推进会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岳普煜,市委副书记、市长董一兵在讲话中同时提到冬季。
岳普煜说:“一旦进入冬季,由于我市‘两山夹一川’的特殊地形,市区处于‘静风区’,污染物易集聚、难扩散,我们面临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想要在冬季实现赶超难度更大。现在距离冬季供暖还有4个多月时间,可以说,这100来天就是决定我市今年生态环境能否扭转落后局面的‘窗口期’。能否在这100来天取得突破性进展,直接关系到今年攻坚战的成败。”
“能把环境改善了才是英雄!怎么知道你是真英雄还是假英雄,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我想大约会是在冬季。”董一兵引用的《大约在冬季》的歌词,使凝重的会议气氛瞬间活跃起来了。
“哈哈。”有人忍俊不禁笑出声来。笑声,扫除了大家心中的雾霾。笑声后,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感觉肩上的担子陡然加重了。
这次会议是在上半年即将结束,环保形势依然严峻的关键节点召开的,是一次生态环境治理攻坚的推进会,也是确保到年底彻底摆脱环保落后局面的鼓劲会、动员会。
岳普煜的讲话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大家要看到,经过这些年连续环保攻坚,我市环保工作已经具备由量变到质变飞跃的良好基础,已经到了厚积薄发、蓄势冲关的关键时刻,只要我们咬紧牙关、坚持到底,一定能够有所突破。希望大家从对临汾发展和临汾人民负责的高度,坚决扛起生态环境治理的政治责任,坚定信心,排难而进,切实抓好环保攻坚各项工作。”
副市长潘海燕的情况通报有理有据、掷地有声——
“当前,我市生态环境工作既处于负重前行、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又处在绝地反击、奋起直追的紧要关头,我们要在‘赶考’中做好‘补考’,实现绝地反击,就必须拿出更大决心、采取更硬举措,乃至做出更大的牺牲,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更是党和人民的重托。”
几位任务完成情况较差的县、市长和乡镇书记破天荒上台做了深刻的检讨,让大家看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坚强决心,现场气氛十分严肃。
最后,董一兵作总结发言——
“我市沿汾河流域有四个县(市、区),在这个区域生活的人口占到全市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而大部分的重工业都在这个区域,污染也都在这里徘徊扩散不出去。与其在这里被不停地限产、整治,心老悬着,不如搬到山上去延伸链条,放手发展。环境整治是当前压倒一切的大事,任何人不要有丝毫的侥幸!对不落实责任、不作为、慢作为、懒作为的,我们一定要严肃问责、严肃处理。整治的效果好不好,大约在冬季,一切将明了。”
是啊,冬季,将检验我们生态环境治理的成果;冬季,我们将接受更加严峻的考验;冬季,我们能否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记者 高秀云
只管攀登莫问高
◇高秀云
环保是临汾的“伤”和“痛”,环保也是百姓的“盼”和“梦”。
“两山夹一川”的特殊地形,过重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布局,传统的散煤燃烧方式,使我市的环境治理任务异常复杂、艰巨和繁重。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追、在赶,从没止步,但我们是负重追击,别人是轻装上阵,我们注定要比别人付出很多很多。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坚强、勇敢的临汾人民从来不服输、不畏难。
今年年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岳普煜代表市委、市政府向省委、省政府公开承诺:今年要坚决摆脱环保落后位次,为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市委副书记、市长董一兵也反复强调,要坚定不移地狠抓绿色转型,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拿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魄力和担当。
承诺的背后,是破釜沉舟的勇气,是壮士断腕的果敢,是不惜代价的牺牲。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远,走下去,定能到达。”让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上下同心,众志成城,奋力攀登,尽快摘掉“倒一”的帽子,还我大临汾的尊严,共同迎接天蓝水碧、绿色相拥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