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猪肉市场货源充足 价格逐步回落

2019-09-16 08:51:49 来源:临汾新闻网

市民在西王农贸市场购买猪肉。

尧都区宝兴农场养殖区。

  临汾新闻网讯 8月中旬以来,随着猪肉价格上涨,百姓普遍感觉菜篮子有点“沉了”,市场销量骤然下降,许多家庭餐桌上最常见的猪肉甚至换成了鸡鸭鱼肉。

  那么市场情况究竟如何,猪肉涨价的根源何在,供应渠道是否畅通,后期价格走势怎样?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农贸市场、饭店、居民小区、养殖场、市畜牧中心,刨根究底,破解谜团,为消费者寻求答案。

  商贩:进价高销量低,利润越来越少

  “市场上就没有38元/公斤以下的猪肉。”

  “我卖猪肉十几年了,印象中就没有这么贵过。”

  “8月份以来,猪肉几乎天天涨价,最高的一天涨了1元/公斤。”

  ……

  8月30日清晨6点左右,记者来到尧丰农贸市场,从商家口中得知,近几个月来,猪肉价格上涨明显,尤其是8月中旬到月底,不到15天的时间,猪肉价格上涨了近50%。

  “后腿肉38元/公斤,精肉46元/公斤,精排50元/公斤……”孔圆的摊位在尧丰农贸市场南门入口处,一有人走近,他就会主动招呼。

  “没办法,最近买肉的人少了,不主动点不行啊。”孔圆经营生肉店有半年时间,最近因为猪肉价格大幅上涨,他的小店不仅积压了很多货物,而且利润越来越少。

  孔圆向记者透露:8月30日,白条猪的进价是34.8元/公斤,他对外批发价是40元/公斤,看似能赚5.2元/公斤,但抛去分解的损耗和卖不上价钱的大排、肘子等辅料,能够赚取的利润就很少了。再加上猪肉价格过高,销量变低,目前的情况只能维持店铺不亏损。

  餐饮:成本增加,不得不临时加价

  9月8日晚,记者在市区迎春南街一家饸饹面馆吃饭时发现,店铺墙上张贴着一张临时价位菜单:猪蹄25元/个、红烧肉22元/份、招牌拌凉肉30元/份……

  问及临时价位菜单,老板诉苦道:“猪肉价格都涨到38元/公斤了,我们店其他的菜都没有涨价,就这6个以猪肉为主的菜临时加了两到三元,要不涨的话,一点儿利润都没有了。等猪肉价格回落了,就会变回原价。”

  “本来以为临时变价会影响生意,但这段时间的生意还和以前一样,食客们都很理解。”饭店老板说,其他饭店也和她家一样,基本上都是个别菜临时加价,没有出现大范围的加价情况。

  9月9日中午,记者在市区吉祥花园小区边的饺子馆吃饭时,在菜单上点了一份猪肉大葱馅饺子。看到菜品后,老板赶紧过来解释:“最近猪肉价格疯涨,原来菜单上的猪肉大葱馅饺子得多加2元。”

  饭店老板诉苦道:“这猪肉价格涨得太厉害了,我们这买猪肉的量大,虽然比外边零售的相对便宜一些,但也到了38元/公斤。咱们是小本生意,再不加价可就亏本了。”

  居民:价格太高,少吃或改吃其他肉类

  家住尧都区段店乡西王村的刘女士是一名家庭主妇,她常常忙碌于菜市场和厨房之间,最近她菜篮子里的猪肉越来越少了。

  刘女士告诉记者,这几天的猪肉有所回落,比前两天降了2元,但每公斤也得40元。“经常买菜买肉,和市场上的商贩都认识了,讲讲价多数时候38元/公斤也拿得到。不过像质量好一点的里脊肉,随随便便要卖四十六七元/公斤,还不讲价,真的不敢一次性买多了。”

  同时,刘女士还说:“孩子开学那几天,准备买个肘子给他补补,没想到,去了好几家肉铺都没有卖的,最后还是在广宣街菜市场买到的,但价钱却从原来的15元/公斤涨到了22元/公斤。”

  养殖场:高利润高风险,盼望回归正轨

  位于尧都区贾得乡的尧都区宝星农场始建于2000年,至今已有19年的养猪历史,现有生猪存栏量约5000头。已经历过好几个猪周期的宝星农场负责人赵伟国说:“去年8月份,生猪出厂价格是7.6元/公斤,今年8月份已经涨到了26元/公斤了。”

  “现在的小猪仔都是宝贝,刚足月的都得800元/头,山西大象集团的小猪仔都卖到1300元/头了。”赵伟国说,现在农场的猪圈消毒、隔离养殖、定期打疫苗等防护措施一样不落,时不时还得在市场上购买一些好的疫苗给生猪们打上。

  “往年来说,一头猪的利润大概是300元至500元,现在都到了1400元至1500元了。”赵伟国说,原来5个月能出栏的猪,现在好多养殖场都是多养一个来月再出栏,这样利润会增加不少。

  喜上眉梢的同时,赵伟国也有自己的担忧,“高利润就伴随着高风险,非洲猪瘟一来,就得全军覆没。”他感叹道,“这种刀尖上经营的风险太大了,农场主们都把防护措施做到了极致。像我们农场,工作人员进入养殖区,不仅要经过一系列的消毒程序,还得隔离三四天才能进入。”

  “虽然现在的猪肉价格很高,养殖场利润翻了几倍,但以后就保不准了。”赵伟国希望猪肉市场回归正轨,在他看来,只有市场稳定才能让养殖企业长期生存下去,利润波动不大,心里才能踏实。

  畜牧中心:无须恐慌,生猪养殖逐渐恢复

  猪肉价格高居不下,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猪肉销售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有些恐慌,那么导致猪肉价格一直上涨的原因究竟出在哪里呢?

  猪肉价格上涨离不开猪周期,什么是猪周期呢?

  市畜牧中心主任张安平说,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周期主要形成的原因是生猪的供求关系。例如,商品猪供大于求时,猪肉价格下降,养殖户减少生猪养殖,生猪养殖量的减少导致生猪存栏量和供给量减少,进而形成生猪供不应求,生猪价格上升。其本质即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

  “猪周期、非洲猪瘟以及环保压力造成的养殖成本上升是造成了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张安平说,猪周期3年至5年一个轮回,今年正值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的时期,再加上非洲猪瘟和环保压力,猪肉价格上涨是早就预料到的。

  临汾生猪养殖是什么情况呢?张安平说:“去年我市8月份的生猪存栏量大约有120万头,今年虽然降低了很多,但也有95.5万头,供应临汾市场绰绰有余。”

  虽然我市生猪存栏量充足,但架不住市场上全国性的供不应求。“猪肉涨价是市场决定的,全国都涨价,咱们临汾也不会例外。”张安平说,今年以来,国家、省、市出台了多项调控措施,生猪生产正在恢复性增长。

  8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提出了五项切实有力措施,从产、保、供、销等层面全力支持我国生猪产业的恢复发展。

  8月29日商务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高峰也表示:“商务部将密切跟踪市场动态,会同相关部门适时投放中央储备冻猪肉和牛羊肉,增加肉类市场供应。同时,指导产销区建立稳定的购销协作关系,促进区域间产销衔接,畅通肉类供应渠道。”

  ……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一段时期,我市各级各部门正在启动各项措施确保猪肉市场供应,一方面严厉打击不法分子扰乱市场秩序,另一方面大力扶持生猪养殖,引进山西大象集团与农户合作、每头母猪补助养殖户200元、发展特色养殖等保秩序、保生产的措施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全市8月的生猪存栏量与6月相比增加了约3%,生猪养殖正在恢复性增长。”张安平说,百姓无须恐慌,在政策帮扶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下,生猪生产正在逐步恢复,猪肉价格也将逐步回落。

  记者 刘超 文/图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