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青林和他的多功能无尘筛分制砂机
建筑垃圾变废为宝
临汾新闻网讯 这是一场化繁为简另辟蹊径的创新;
这是一次致力环保变废为宝的变革;
这是一个熟能生巧积叶成书的奇迹;
尾矿渣、建筑垃圾、花岗岩石子通过传送带,进入近4米高,直径大概2米的灰黑色钢铁“巨兽”中,机声隆隆、马达飞转,不多时,细腻的砂子便从一侧的出口处溢出,抓起一把观察,只觉质感细腻、颗粒均匀。没有除尘设备,却没出现粉尘,不见锤头击打,石头却被碾得粉碎……
这是3月9日,记者在临汾市鑫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看到的一幕,这个变戏法似的把建筑垃圾变成砂子的巨型设备,就是该公司创始人——全国优秀农民工、平阳工匠申青林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历时2个月的科研成果——多功能无尘筛分制砂机。
缘起:化繁为简
1月1日,申青林受吕梁市岚县一位经营建筑材料生意的朋友邀请,前往他的工厂参观时,一台国内知名企业安装的干选制砂机引起了他的强烈兴趣。
“那台制砂机有10余米高,原理很简单,但结构过于复杂,我觉得有改进空间。”申青林回忆道,当时了解到那台制砂机全套设备需要1000余万元时,对机械制造深有研究的他立刻萌生了创新的念头。
有了念头就立马行动,这是申青林的行事风格。回临汾的路上,申青林在车上便拿起纸笔开始了图纸设计,一张张图纸相继问世,一个个问题也出现在他的面前。
问题可以攻坚,方向必须明确。作为企业领导者的申青林更关心的是此次科研创新的价值。
“创新不能是照搬复制,得有技术核心,得有产品卖点,得有发展远景。”申青林说,从吕梁市回来的路上,他想了很多很多,初步定下了以助力矿山修复治理为发展远景,简单实用环保节能为技术核心,一机多能高性价比为卖点的思路。
研发:变废为宝
申青林回到临汾后,第一时间召集他公司的研发团队开会,确定目标、分配任务、启动研发、制造……自那天以后,申青林除了必须自己外出处理的事务外,寸步不离生产车间。
“申总的专注,深深影响和激励着大家,给了我们极大的动力。”鑫锐公司科研人员申志刚说,两个月来,他们科研团队的每一个人都全身心地扑在了研发新品上,一个个难题得以高效解决。
“变废为宝是核心。”申青林说,“5㎜-10㎜的小颗粒石子一直以来用处不大、售价低,我们就是要把这类石子制成高标准砂。”
知之非难,行之不易。“将石子变成砂子的原理简单,机械构造也不难,但如何把动力、破碎、筛分、产量、除尘等一系列的技术核心,做到简练而不简单,却很不容易。”申青林感叹道。
随着研发的推进,申青林确定了一个动力实现破碎、筛分、吸尘的目标。研究、试验、改进……如此反复进行后,最终,一台75KW动力的多功能无尘筛分制砂机面世。
这台制砂机的特点也很明显:同动力下,不用锤头可破碎砂石;不用振动筛可筛分砂石;不用除尘设备可自主吸尘。体积小,只有4米多高、3米长、2米宽,和之前在吕梁看到的设备相比,堪称精巧。
质量和产量是检验多功能无尘筛分制砂机成功与否的最后一道关口。
“尧都区一家搅拌站负责人听闻我们的制砂机研制出来后,带着原料来试验。”申青林回忆道,“当时,他们拿的是5㎜-10㎜的石子,试机后产量在45吨左右,砂子的化验结果也完全符合国家标准。”
成果:更精更细
“多功能无尘筛分制砂机研发成功后,我在抖音、微信等网络平台宣传了一下,一时间引起很多业内人士的关注,并相继前来参观。”申青林说。
牛年春节刚过,北京矿业大学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工程设计院院长饶绮麟前辈,闻讯后不远千里来到鑫锐公司参观指导。考察完多功能无尘筛分制砂机后,双方达成了合作意向。申青林回忆道,“那位前辈已年近80岁了,是矿冶研究方面的老专家,对我的评价是‘见到民间高手了’。”
“多功能无尘筛分制砂机是一个爆款产品。”申青林说,“我们研发的设备售价100余万元,产量45吨左右,耗电量小、体积小,还节能环保,相比于我看的那套1000余万元的制砂设备,性价比高的不是一点。”申青林自豪地说。
“实验成功后我就申报了国家专利,现在已经定出去两套。”申青林介绍,多功能无尘筛分制砂机将对建筑垃圾、冶金废渣、尾矿渣等实现无尘筛分制砂,解决了传统制砂设备流程复杂、高耗能、很难持续生产的卡脖子问题,同时兼具破碎、制石制砂、除尘等多种功能。将流体力学与碎石制砂完美结合,实现了简便高效一机多功能的新突破。
产品一经问世便备受关注,好评如潮。本该大量生产的申青林却停了下来。申青林说,“还有一些细节需要完善,我将持续跟踪卖出去的两台设备,以实践来检验成果。同时,我也想与其他大公司合作,让多功能无尘筛分制砂机能够批量生产。”
展望未来,申青林憧憬道:“我们做机械设备制造的,看似与生态环境治理格格不入。但机械设备是人工智能的有力助手。在听闻我省将携手华为共建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后,便将助力矿山修复治理作为公司的研发方向。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发掘机械设备与矿山修复治理的结合点,不断研发新产品,助力矿山修复治理,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记者 刘超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