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绿意盎然的汾河生态公园人行步道,72岁的张满仓大爷正在快步健走,时而还伸开双臂做几个扩胸运动。
“河滩地变公园,环境大变样,受惠的都是我们老百姓。”他说,自己是一步步看着汾河治理、生态公园修建起来的,是环境变化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张满仓说:“汾河我最熟悉了。我年轻时在河西住,老马务桥我就走了十几年,以前的汾河,宽不过三四米,水量不大而且被严重污染,平时老是灰绿色,有时甚至是黑灰色。河道两边就是长满荒草的河滩地,堆满了破砖烂瓦等垃圾,河边上就两条小土路,平时也没什么人。”
“1999年,我带着全家人进了城,落了户,一年只回村里几趟,那时候的汾河基本没啥变化,但河边上却更乱了,垃圾一堆接着一堆,把河边上都堆满了。”张满仓说,汾河留给他的这个印象一直保持了很多年。
2009年,我市开始高标准修建汾河公园,并于2011年建成开园。张满仓说:“那几年我正在一个小厂子里发挥余热,晚上给人家看大门。白天没事儿时,就爱骑着自行车去锣鼓桥、彩虹桥、平阳桥,看人家怎么治理汾河、修建公园,一看就是一下午。”
从河道清淤到河堤垒起,从修建萱楼到移植花木,张满仓欣喜地看到:昔日的汾河一步步变成了水面开阔、绿植错落、干净整洁、鸟语花香的生态公园,有了假山瀑布,有了生态湿地,还有了行人游览的专用步道,一时间,在汾河公园休闲的市民络绎不绝。他说:“当时汾河公园的宣传语叫‘临汾客厅、城市绿肺’‘一川清水、两岸锦绣’,我觉得十分贴切。”
“2017年,我家孩子在向阳西路买了房子,把我接了过来。新家距离廉政广场步行只需10分钟,从那时起,我就每天到公园健步走。”张满仓说,每天的线路不一样,要么从廉政广场到彩虹桥,要么从廉政广场到锣鼓桥,以前浮桥能走的时候还经常去萱楼下面坐一坐。
好环境带来好生活。张满仓说:“现在吃喝不愁,环境变好就是最大的惊喜。像我们这样的老年人,每天除了走一走锻炼身体,也没有什么事,能有个环境秀美、适合锻炼的好地方最好不过。别的不说,光是纵贯南北的汾河公园,就给沿河两岸的百姓们带来多少便利呀,大家来这里走一走、转一转,轻松又惬意。”
环境变好就是最大的惊喜。诚如张满仓老人所言,近年来我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个个生态公园的建成开园,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让市民所处的生态环境更加健康、绿色,为生活增添了幸福的砝码。好的环境也需要大家共同来维护,希望所有市民朋友都能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记者 柴云祥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