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发展纪实

2021-06-16 09:36:47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校党支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师生走进社区为老人表演节目,提供志愿服务

护理系学生走上街头为群众测量血压

18岁成人礼之感恩父母

家长进校园感受职教魅力

职教周上的花样年华

转身鼓特色表演

  核心阅读

  丁陶多俊杰,襄职传捷报。2020年襄汾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对口升学再创新高,127人达本科分数线,取得4个专业全省第一、19名学生进入九个专业全省前十的优异成绩,名列全省前茅;第十四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荣获140个奖项,57名学生获得对口高考加分资格,位居全市榜首;连续三年招生超过千人,成为临汾招生人数最多的中职学校;投资2530万元的高标准现代化综合实训楼投入使用,省级示范校项目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学校正向着山西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的宏伟目标迈进,现已成为临汾乃至晋南地区较有影响的职业教育品牌。

  临汾新闻网讯 丁村遗址、唐尧故地……在襄汾这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千年古县,丰厚的历史文化与改革创新的浪潮融合,孕育出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襄汾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5月22日至5月28日是第七个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记者来到襄汾县职教中心,与师生度过一个难忘的节日:文艺汇演炫彩多姿,各个节目将专业技能与艺术风采融为一体,展现了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技能水平;校园全面开放,家长步入实训室观摩学生操作,切实感受职业教育的美好前景;校领导与师生走进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表演节目、清洁卫生;护理系师生走出校园走上街头,为群众测量血压、讲保健知识……

  职教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王俊亮动情地告诉记者,“职业教育与国家最好的时代相遇,最好的时代让我们有了更多实现梦想的条件和机会。我们要搭建一座人人成才的立交桥,为学生打通多渠道成长成才的通道,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出彩人生。”

  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

  “学校管得严,娃能养成好习惯!”“没考上普通高中,对口升学也是一条成才之路!”“学个一技之长,将来就业有保障!”

  这是职教周里家长们说的最多的话。

  襄汾县职教中心成立于2003年,是一所集职业高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师资培训为一体的规模型、现代化、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学校有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2.6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95万余平方米,有63个教学班,在校生3365名,教职工272名。现开设有13个专业,其中计算机应用、机电技术应用、会计为省级重点专业。

  多年来,学校始终把学生的德育放在首位,尤其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学校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构建“课堂渗透,课程育人;细则管理,规范育人;文化熏陶,环境育人;丰富载体,活动育人;拓展体验,实践育人;家校联动,协同育人”的“六位一体”网络立体化“大德育”模式,培养德技并修的新时代中职生,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职业教育的沃土上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舞台。

  课堂渗透,课程育人。学校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实践和教学组织方面的改进和优化,加大专职思政课教师配备力度;注重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元素和价值元素,将德育全面融入各类教材。通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同时发力,形成协同效应,既培养了学生具有高尚情操、优秀品质和奉献精神、创新精神的“小德”,更培养了他们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家国情怀、民族自豪感的“大德”。

  细则管理,规范育人。学校强化校风校纪校规建设,制订出台《教职工行为管理考核细则》和《学生行为管理细则》,突出重日常、重细节、可感可知可践行、落细落小落实处。提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全体教职工担负起教育和管理学生的责任,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班主任更是做到跟餐、跟班、跟操,随时了解学生动态,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提升安保监管水平,对校园实行全地域、全方位、全时段、全覆盖巡查监管,守住安全底线,确保校园管理无漏洞、无死角。健全面向全体的关爱机制,设立校长信箱,每信必复,学生反映问题责成专人落实公示;设置高标准专业心理辅导室,建立一支专兼职教师队伍,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多维一体、全面渗透”新模式,学生在点滴浇灌中不断增强对学校和老师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内心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显著增强。

  文化熏陶,环境育人。学校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基因、时代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同时发掘转身鼓、天塔狮舞等地域文化遗产,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围绕党史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党史知识竞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经典诵读、国旗下演讲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活动,构建“德育+”模式,引导青少年赓续精神血脉,厚植家国情怀,成长为一个个有信仰、有素养的生命个体。

  丰富载体,活动育人。学校重视第二课堂建设,针对专业特点,创办了健美、舞蹈、篮球、美术、书法、钢琴等社团,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主动性。统筹共青团、学生会和班级工作,鼓励学生家长、社会志愿者为学生社团做指导和服务,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中加入德育渗透。重视活动励志,举办春季运动会、18岁成人礼,参加柴村“夕阳红”联谊会、县春节联欢晚会、陶寺“二月二”社火节、龙澍峪景区“五一”专场演出等活动,既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又发掘了学生的艺术特长,培养了学生的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

  拓展体验,实践育人。学校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设计主题多元、年龄段不同的研学旅行等活动,如组织高二、高三级学生参加“励志行”户外拓展活动;每年开学高一新生十天军训和入学教育,学生分批到襄汾中学参观学习;高三年级百日誓师大会,利用禁毒日、安全教育日、宪法日、开学、放假日进行安全法制的宣传教育;定期开办安全小课堂,进行安全疏散演练等,磨炼了学生的意志品德,增强了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避险能力,提高了沟通合作等人际交往能力。

  家校联动,协同育人。学校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利用家委会、家长学校、开放日等形式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建立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家访制度,了解并帮助学生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系列做法,把乐观的阳光照进每位学生的心灵,把规则的意识植入每位学生的心底。学生高举自信的大旗,自觉发挥内生潜力,一步步成长为会学习、会做人、会发展、德才兼备、乐于奉献的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中考刚结束,就赶来给孩子报名!”“选来选去,还是选咱家门口的学校!”“希望孩子从这里走向成功的殿堂……”

  每年中考刚刚落幕,襄汾县职教中心就迎来一个“招生节”,众多家长带着孩子提前来校咨询报名,现场十分火爆。

  家长之所以选择襄汾县职教中心,看重的是这里的教学质量。打开该校对口升学的成绩簿,一连串跳跃上升的数字让人欣喜悦目。三年来,该校对口升学达本科线348人,名列全市前茅,尤其是2020年,该校更是获得了4个专业全省第一、1名同学数学满分、19名同学全省前十的优异成绩。

  教师是教学质量提升的主导力量。学校以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为标准,把高尚品德和卓越能力作为师资队伍建设首要任务,通过开展教师业务培训、到名校学习交流、班主任工作培训、新教师入职培训、高三教师经验交流会、青年教师拜师结对、全体任课教师业务考试、请专家讲座、课堂教学大赛等一系列活动及参加国培、省培等培训活动,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近年来先后有130余名教师参加了国培、省培、企培,为学校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人才基础。

  课堂是教学质量提升的主要阵地。学校重视课堂教学,出台了《教师月常规教学检查制度》,把课堂考核内容量化成若干小的项目,考核、考评到组、到人,保证每节课都能让学生有所学、学有所得,向45分钟要效益、要质量。老师首先摸清学生底子,之后认真备课,开展教研,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让大部分学生吃得动、吃得了;随后再依据学情逐步深入,让中等生吃得饱、优等生吃得好,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程度上不断进步。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是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助推器。学校以职业技能大赛和文明风采大赛作为推动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围绕技能大赛对接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究,并且将参加技能大赛常规化,形成“以赛促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常态。三年来,在山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中该校共荣获280个奖项,名列全省前茅。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职业技能大赛中,学校荣获140个奖项,57名学生获得了对口升学加分资格,这也意味着该校2021年对口升学率会创出新高。

  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建立质量提升长效机制,以赛促教形成常态,一系列举措让教师们心劲满满,全力以赴,助力学生考出好成绩,升入更高级别的学校,走上了自我促进、自我发展的良性轨道。

  学生成长成才是学校的终极目标

  “在我最迷茫的时候,我遇见了您,给了我自信和勇气!”“这里有一群尽职尽责的老师,让我学得开心、有动力!”“是您给了我腾飞的支点,自此去追寻诗和远方!”

  又到一年毕业季,学生纷纷给母校留言,表达依依不舍和感恩之情。

  史耀星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孩子,中考只考了300分,上了家门口的职教中心。有幸的是,他遇到了一班对学生负责、善于励志的好老师,激发起他强烈的学习兴趣。学习自觉了,成绩提升很快,他相继考上天津冶金技术学院、天津城建大学,最后在竞争激烈的天津扎下了根,担任了国企中层干部,还建立了幸福美满的家庭。史耀星成为学校众多毕业学子中“闪亮的那颗星”,也是“技能改变人生”的典范。

  多年来,学校坚持“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就业”的办学方向,秉承“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精神,紧紧围绕“就业质量”等中心问题开展工作,引导青年学子通过职业教育掌握生存本领,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安居乐业、构建和谐社会、创造美好生活的目标。

  延伸专业链条,让学生掌握更多职业技能。学校不断对传统专业进行整合兼并,注重技能,强化实训,全面打造特色品牌专业。2019年以来新增设了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和社会文化艺术专业,并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延伸了大量注重实用技能人才培养的专业方向。比如,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延伸了焊接技术、空调制冷与维修、电工技术、机电一体化、装载机挖掘机驾驶、电梯运用与维护等7个专业方向,更好地适应学生未来发展需求。

  丰富校企合作形式,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学校与四十多家企业展开合作,校企合作订单班、定向培训班、企业冠名班已发展到8个。学校先后与山西知点中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商鲲三维创想科技有限公司、山西日之升智能楼宇有限公司等签订《校企合作联合人才培养协议》,重点培养视觉设计、软件运营维护、软件开发基础、机械制造、电子、航空、3D建模、3D测量、视频监控门禁管理、智能布线、机器人的生产、控制、维护和调试等方面的技术技能人才。合作企业长期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平台,企业里的技术专家、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直接参与到教学、教研工作中去,让学生近距离地学习受益。

  共建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渠道。近年来,该校与合作企业先后建立了机电技术应用实训基地、计算机软件人才培训基地(包括计算机机房建设、网络平台搭建、云平台搭建、智慧教育平台搭建),与丁村民俗博物馆、龙澍峪风景区、林乡四季景区建立了旅游专业实训基地;与晋尧天圆古玩工艺品有限公司建立了美术设计与制作实训基地;与临汾鹏泰伟业有限公司、山西泽禾工程机械铸造有限公司建立了机电技术应用、挖掘机、转载机实训基地。校企合作让学生在具体的岗位上“干”中学,随着实践积累的过程不断提升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办学理念先进,办学成效显著,近年来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对口升学与就业两大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已基本形成。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山西省文明校园、山西省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临汾市平安校园等多项荣誉称号,特别是2019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受到教育部、人社部的表彰。

  海阔凭鸥翔,风动一帆扬。以“为新时代培养更多技术技能人才”为使命的襄汾县职教中心定会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的感召下,乘职业教育发展的东风,勇立新潮头,开启新未来,不断开创新时代职业教育新局面!

  记者 郭璞

  图片由襄汾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