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鑫给同学们讲连超的励志故事
临汾新闻网讯“在这特别的日子,向您表达感激之情,节日快乐,生活顺心,事事如意!”
乡宁一中2015届学生连超已连续6年在教师节给班主任文鑫发来节日祝福。在他眼里,文鑫是老师、是亲人、是兄长,是他生命中的贵人,他将感激一生。
时间回到2014年,还是教学新秀的文鑫接手了高二302班。分班时年级主任意味深长地给他打了一剂“预防针”,“班里有一个情况特殊的学生,需要你多关心、多做工作。这个班交给你我放心,这个孩子交给你我也放心。”
文鑫没有说什么,默默地接下了这个班。他一直认为只有自己真正深入了解后得到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不愿因为一些先入为主的印象而产生片面判断。进入班级后,文鑫看到了那个情况特殊的学生。在一群健康高大的学生中间,他实在太“渺小”了,看起来就是半个人,用手撑着身体来往于课桌间,上课时同学把他抱到椅子上听课。不过,孩子的眼睛很亮,闪动着倔强的光……
他就是年级主任所说的学生连超。3岁时因为一场车祸导致高位截肢,自此他的一切活动都得趴在父亲连喜祥的背上完成。从小学到初中,都是父亲背着他上学,到了高中后,父亲背不动他了,只能用摩托车接送,在学校里只有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他才能“走”出教室。连超比较自闭,自尊心很强,要和他交流,必须花一番心思。
为了和连超建立朋友般的关系,文鑫煞费苦心。甚至对于连超会从哪个角度回答问题、他产生情绪波动时该如何化解都做了详细考虑。连超天资聪颖,成绩较好,文鑫就从他擅长的学习聊起。哪里有疑问,哪里需要帮助,进而聊到兴趣爱好,一点点地拉近师生关系。文鑫发现连超身体很弱,容易生病,所以如何强健其体魄成了他的关注点。他鼓励连超打乒乓球,连超起初比较抗拒,在他多次邀请下连超决定试一试。一次他将连超抱到乒乓球台前,和连超对垒打乒乓球,几个“和平球”过去,连超都接住了,信心被激发起来了。此后,文鑫就经常在下午约连超一起活动,时间长了,交流越来越顺畅,心的距离也越来越近。心情开朗了,身体动起来了,连超生病的次数越来越少。文鑫举办了主题班会,成立帮扶小组,让同学们轮流帮助连超。连超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上课时积极思考,下课后和周围同学谈笑风生……
转眼进入高三下学期,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让连超十分焦虑,加之身体原因,情绪变得极不稳定,几度想要放弃高考。身为班主任的文鑫,时刻关注他的心理动态及日常生活,不时和他谈心,想方设法帮助他解决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在高考前两个多月时,还和校领导到连超家里送了一些书籍与慰问品,并告诉他安心备考,有什么需要和困难,学校和老师一定会帮助他渡过难关。最终,连超放平心态考出了515分的成绩,达到了一本线。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文鑫和连超一起商量,鉴于连超高位截肢,很多工作不能做,电子计算机软件行业更适合他,因而选定了太原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圆了他的大学梦。
连超是一个坚强而独立的孩子,从不向命运低头。在确定自己被太原科技大学录取后,他开始为上大学做准备。他让父亲委托村里手艺娴熟的老木匠制作了一对可以帮助他上下楼梯的小木箱,一面半豁口。他双手抠住小木箱的豁口,双臂用力撑起身体活动。除了上下楼梯使用的小木箱,他还在网店上选购了一个滑板,将它当作“路面交通工具”,开启新的人生。文鑫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支持连超作出的每一个决定。文鑫还多方联络社会人士,筹得两万余元,帮助连超解决了大学费用。
连超上大学的四年时间里,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从未停止。文鑫把连超看作弟弟,帮助他解决思想上遇到的问题。连超在大学表现良好,他的奋斗历程与自强精神赢得了师生的尊敬、校方的表彰,还受到国家残联主席张海迪的关注。在即将毕业离校时,他告诉文鑫想去杭州或南京等大都市去发展,文鑫为他这种不懈努力的精神和对家庭的担当感到十分欣慰。目前,连超在深圳一家软件公司上班,已经适应了深圳快节奏的生活与气候环境,事业也发展得不错。
在师生的交往中,文鑫见证了连超的成长,连超身残志坚、自立自强的精神也深深地鼓舞了他,更加坚定了他在教育行业大有作为的初心和决心。他要把爱献给可爱的孩子们,用爱成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发展得更好。
记者 郭璞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