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孩子们最喜爱的节日,这个假期,“双减”让孩子们欢呼雀跃,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让孩子们不亦乐乎,而北京冬奥盛会更为节日增添了激情和活力。让我们一起看看孩子们是如何度过这个春节的——
负担减下去 欢乐多起来
临汾新闻网讯 这个假期是国家“双减”政策落地后的第一个寒假,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寒假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中建议家长做好“三个关注”,即关注孩子自我发展,关注亲子陪伴,关注孩子身心健康。那么,家长是如何落实这些建议的呢?“小神兽”们的春节究竟过得如何呢?听听大家怎么说吧!
“亲子陪伴,让我和女儿幸福快乐”
“前段时间我读了《家庭教育促进法》,深刻认识到依法带娃的重要性,也反思了自己以往的种种错误做法。所以过年期间很少参加聚会,尽量陪伴孩子,一起阅读一起做游戏。孩子的表现也特别好,性格开朗了,不再怼我了,我们的相处非常融洽……”
这是市解放路学校四年级学生许梦梦的家长李女士对记者说的话。李女士在事业单位工作,平时十分忙碌,经常把女儿推给老人带,对女儿的要求也比较高,以前只要是假期,一定是上补习班或特长班,女儿很反感,经常冲她发脾气。前段时间李女士学习了《家庭教育促进法》后,意识到女儿情绪不好,越来越难管,是亲子关系出现了问题。于是,她决定在寒假期间好好陪伴女儿,认真修复亲子关系,让女儿和自己都快乐起来。
李女士和女儿一起制订了寒假计划,除每天两个小时做寒假作业、一个小时进行体育锻炼外,允许孩子有更多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她一改往日咄咄逼人的态度,不再评判女儿、教训女儿,而是改做女儿的大朋友,充分征求女儿的意见,陪女儿参加各类活动,一起运动游戏。女儿的心情越来越好,沟通越来越多,相处起来十分融洽。
女儿喜欢画画,李女士带女儿参观了市博物馆举办的《董寿平书画艺术回顾展》,让女儿从老一辈书画家的经历和作品中寻求灵感;女儿喜欢阅读,李女士和女儿一起到新华书店、图书馆买书读书,畅聊读书感受;女儿喜欢手机摄影,于是李女士的手机里便有了更多女儿拍的照片,还有母女合照,她觉得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少女时代……
通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李女士认识到自己以前忙于工作和女儿交流太少,导致母女之间沟通不畅;自己一味盯着成绩,总是逼着女儿学这学那,导致女儿十分反感。李女士说:“孩子身上的问题都是父母问题的折射。感谢‘双减’,这个寒假让我重新认识了女儿,亲子关系更和谐了。”
“回归年俗,让孩子爱上优秀传统文化”
“今年寒假儿子的作业比往年少了许多,所以过年时,我和他一起参加了许多年俗活动,孩子感触很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传承,这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宝贵的文化信仰……”
家住洪洞大槐树镇的梁先生是一位教师,儿子权权在大槐树一中上学。梁先生平时很怕儿子放寒暑假,看着儿子整日宅在家里刷短视频,不关心身边的人和事,他感到十分焦虑。梁先生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年增加了许多时尚元素,但心灵充实、生活幸福更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反哺。
为此,梁先生决心以身作则,带儿子一起参加传统年文化活动。身为大槐树镇人,他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正月初一一大早,梁先生和儿子就来到大槐树景区祭祖,儿子在一棵许愿树上挂上了“愿爸爸妈妈健康快乐”的红色小卡片,让梁先生十分欣慰。景区里张灯结彩,红灯笼下面挂着七彩灯谜,他和儿子一起猜灯谜,猜中后由儿子前往领奖处兑奖,竟然得到了好几张奖券,父子俩十分开心。有些疲累的时候,父子俩便来到景区民俗村打麦场,参与品风味、购精品活动,一边品尝洪洞风味小吃,一边选购特产,感受浓浓的庙会氛围。大年初二,他和儿子又来景区观看了威风锣鼓表演和祭祀舞蹈表演,尤其是魁星点斗节目,不但吸引了儿子,更吸引了梁先生的关注。其中寄寓学业精进、金榜题名的美好愿望,让梁先生十分心动,默默祝福儿子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为社会多作贡献。初三上午,景区上演了压轴节目,真实再现了元末明初大槐树移民的情景。看完之后,权权动情地说:“今天才彻底明白了大槐树移民的前因后果,以后可以讲给老师和同学们听,这是大槐树镇人的责任。”从初一到初五,权权参加了景区的一系列活动后,收获多多,不但了解了大槐树景区厚重的历史,而且懂得了这些年俗背后的文化根。
“通过这个年,让我领悟到,要想让孩子爱上优秀传统文化,父母首先要重视起来,为孩子树立榜样。”梁先生表示,以后他还会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引领更多孩子体验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动起手来,孩子就会给你惊喜”
“要让孩子发展好,就要关注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今年作业负担减轻了,过年把孩子带回乡下,没想到孩子挺懂事,帮爷爷奶奶干了不少活,还学了点儿手艺,真是长大了!”
12岁的贺赫是尧都区西赵小学五年级学生,因为祖父母年岁越来越大,父亲贺师傅腊月二十就带着他们提前回老家乡宁过年。这一回去不要紧,当地的许多年俗让贺赫开了眼。例如,以前就爱吃家乡的馍,但怎么做的一点儿不知道。此次贺赫看到了乡宁年馍制作的全过程,便跟着姑姑学了起来。他和姑姑先把发好的面团滚动压实揉光,放到面盆里醒好,之后开始揉面,揉到面团柔软发光后,全家开始捏枣馍。贺赫跟着姑姑把揉好的面团搓成长条状,中间粗两头尖,再压扁,用刀刃或压槽槽的筷子做好槽槽,两头往回扭,中间圆圈内放上了三颗红枣。在姑姑的指导下,贺赫做好了几个年馍。加入了自己的辛勤劳动,年馍吃起来分外香甜。除此之外,他又跟奶奶学做扣肉,虽然第一次有些笨手笨脚,但他努力打好下手,学会了扣肉的制作小窍门。
“回老家过年,切身体会到了乡村里浓浓的年味,亲自参与了家人制作美食的过程。这个年没有白过,寒假的体验作业也完成了。”贺赫和老师视频时作了汇报。
记者 郭璞
相约冰雪世界 感受冬奥魅力
孩子们开心地滑冰
临汾新闻网讯 2月4日是大年初四,也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的日子。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很多人选择走进冰雪运动场地,体验种类丰富的冰雪运动,与家人、朋友共度春节时光,庆贺冬奥会开幕。
我市南街小学五年级的景意炫和妈妈一起来到临汾冰世界乐园体验滑冰运动,她告诉记者:“今年,第24届冬奥会在我们国家举办,我特意让妈妈带我来体验一下滑冰运动,感受一下冰雪运动魅力。今晚冬奥会就开幕啦,这有助于我更好地了解比赛规则,为冬奥健儿加油助威。”
不少带着孩子来滑冰的家长表示,学习滑冰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有好处,更有助于让他们从中感受运动健儿永不放弃的精神,对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
寒假期间从太原回来的大学生王一文对记者说:“我来滑冰是为了迎接冬奥会的到来,这也是我为冬奥健儿加油的一种方式,在运动的过程中,能体会到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对我今后的学习生活很有帮助。”
记者在冰世界乐园看到,无论是蹒跚初学的低年级学生,还是已经畅滑自如的高年级学子,都全身心投入到滑冰运动中,冰场上欢声笑语不断。
冰世界乐园工作人员杨堃芳说:“春节期间,每天进场滑冰的人数超过300人次,大多都是家长带着孩子来的。冰场内的大屏幕实时播放着冬奥会相关的视频,孩子们休息时可以通过视频更好地了解冬奥会。我们也希望通过此次盛会,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
记者 李慧 文/图
正月“乐”采摘
又讯 大年初六,春寒料峭。尧都区尧庙镇下靳村丰硕草莓大棚里却春意盎然,许多市民领着孩子,来这里采摘新鲜草莓,尽情体验采摘的乐趣。
走进温暖如春的大棚,一垄垄整齐的草莓长势正旺,翠绿的藤蔓环绕着鲜嫩的草莓,散发出阵阵清香,红彤彤的草莓挂在绿叶丛中,似一盏盏小红灯笼,鲜嫩欲滴、香甜诱人。前来采摘的市民一边采摘,一边拍照,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偶有几只蜜蜂“嗡嗡”飞过,仿佛在和游客调皮地做游戏。
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这里的草莓品种多,光名字听起来就很吸引人,比如巧克力、花香、白雪公主等,不仅新鲜还非常好吃。今天是专门带孩子来采摘的,想让孩子看看草莓的生长过程,体验一下劳动带来的快乐,顺便买些送给亲朋好友。”
“进到大棚里就闻到草莓的香味,特别诱人。孩子们小,到田间地头来接接地气,不仅了解了草莓的生长环境,还摘了草莓,自己采摘的草莓,吃起来格外香甜。”市民王先生带着一家老小采摘新鲜草莓,觉得不虚此行。
“我们的草莓纯天然无污染,放心吃吧!”丰硕草莓大棚负责人唐朝随手递给记者几颗淡雪草莓,记者放进口中,真就一个字“甜”,回味无穷。唐朝表示,草莓棚内全部铺设了滴灌系统,使用无公害处理的有机肥,生产中做好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以黄板、杀虫灯物理防治为主,从源头保证了果蔬安全。
据唐朝介绍,丰硕草莓园总共有28个大棚,自正月初一开放以来,每天至少接待500名游客,大多都是带着孩子来体验的,至今已达到3000人次以上,这真是一个“开门红”啊!
唐朝表示,小小草莓既乐了游客,又鼓了钱包,给他的家庭带来了好运。他祝愿大家的日子都如同这草莓一样红红火火、甜甜蜜蜜!
记者 郭璞
教孩子用好压岁钱
又讯 过年是最能体现“中国味”的重大传统节日,也是孩子们一年中最为欢呼雀跃的时候,每到此时,他们会收到一个又一个压岁钱红包。压岁钱不仅增添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更蕴含着长辈对晚辈的祝福,寄托着对他们健康成长的希望。
对于压岁钱,许多家长选择替孩子保管,但是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多小朋友希望可以自己管理压岁钱,用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买一些想买的东西。家长不妨借此机会教给他们正确使用压岁钱的方法,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消费意识,让压岁钱花得有意义。
家长可以开设银行账户,把压岁钱存起来,孩子有需要时再取出来,告诉他们将钱放在银行里不仅可以防止无节制的“冲动消费”,还可以增加收益。当压岁钱积累到一定金额后,家长引导小朋友买一份保险或者理财产品,借机传授一些理财小常识,培养他们的理财意识和规划意识;也可以引导他们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如购买学习资料、向灾区献爱心或是存进“绿色银行”等。对于充满正能量的想法要予以支持,同时更要指导他们量力而行;还可以把钱攒下来在长辈过生日或是节日的时候为长辈买礼物,或给家里添置一些能用到的东西,既可以体现自己的孝心,还能增强“主人翁”意识,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无论是哪种使用压岁钱的方法,其实目的都是培养孩子的规划意识与理财能力,指导他们合理使用压岁钱,把钱花在有用的地方,不乱花、不胡花,拒绝“冲动消费”。只要能达到这一目标,压岁钱不妨让孩子自主管理,按计划支出,还可以建个小账本,让他们学习记账。
另外,家长还可以让孩子了解家庭的实际消费承受能力,了解家庭的收支情况,清楚家庭的经济账,明白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在他们需要用到压岁钱时,家长要帮他们分清楚“需要”和“想要”。出于“需要”而购买的东西才是理性消费,对于“想要”就买的想法父母要进行引导和控制,量力消费,养成好的消费习惯和勤俭节约的优秀品德,也让每一分压岁钱都花得更有意义。
高洁
又讯 春节期间,我市许多市民带着孩子走进书店、图书馆等处阅读、选购图书,在浓浓书香中欢度佳节。图为2月7日,孩子们在市新华书店阅读的场景。记者 郭秀婷 摄
志愿服务让“年”更有意义
又讯 “您好,请问您是从哪里回来的?请出示一下健康码和行程卡,从外地返临人员是要进行报备和登记的。”……
2月2日(正月初二)一大早,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大二学生郭家瑞戴好口罩、做好防护,在市区德和阳光小区门口对出入人员进行询问和登记。放寒假后,她在家长的大力支持下,主动向社区申请,通过志愿服务的方式参与到小区疫情防控工作中。这样既分担了社区防疫人员的工作压力,又能锻炼社会实践能力,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根据社区的安排,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郭家瑞负责外地返临人员的信息登记工作。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她走访社区居民,为他们送日常生活物资及派发口罩,耐心讲解疫情形势,并叮嘱他们一定要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和部署,少串门、少扎堆,出门戴好口罩,做好自我防护措施。同时还在小区参加日常清洁工作,保证小区公共场所干净整洁。
郭家瑞说:“每年过年不是和同学朋友聚会,就是忙着走亲串友,今年虽然从放假到过年一直过得很忙碌,但这个年过得特别有意义、有价值。我为能帮到大家感到自豪,我相信疫情很快就会过去,生活很快会回归正常。”
记者 高洁
特殊的新年礼物
又讯 2月3日是正月初三,南佳妮一大早就醒来了。虽说她参加的社区志愿服务已结束,但她已经习惯了志愿服务时的时间点,一到早晨6点就睡不着了。洗漱完毕后,她坐到了书桌前,准备用日记的形式,整理记录做志愿服务时的点点滴滴,把它当作新年礼物送给自己。
南佳妮是天津科技大学的大三学生,放寒假回到临汾,居家隔离结束后,她积极投入尧都区水塔街道阳光社区的志愿服务。自2021年12月28日参加该社区的志愿服务以来,她与社区其他工作人员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项工作中,不怕脏、不怕累,成了大家随叫随到的好帮手。
“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这句话早已成为南佳妮的口头禅。虽然她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只有20天,但同事和居民们都很喜欢她,亲切地称呼她为“南小妹”。
“先入户登记,再对无人家户张贴告知书,住户有啥问题最后进行解答……”南佳妮参加志愿服务的第二天,该社区便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入户排查工作。该社区有12个小区,共2900余户10000余人。为了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这项任务,社区5名工作者、7名志愿者和10名退役军人分成了多个小组,他们加班加点,逐小区逐户进行排查。在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主任王洁琼的安排下,南佳妮和另外两名工作人员分工合作,对安宇花苑B区、C区以及临汾市第一中学家属院三个小区的370余户进行了外地返临人员的排查和登记。
“您叫什么?家里有几口人?有无外地返临人员?……”每到一家,南佳妮都礼貌地敲门,并耐心地向住户说明来意后,一边询问,一边在排查表上进行登记。
针对家中无人的家户,他们会将事先准备好,且印有“外地返临人员信息登记二维码”的告知条,张贴在住户门口的显眼位置,方便住户及时看到并进行报备。
为了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确保登记信息的准确性,南佳妮等人细心地走访所负责单元楼栋的每一个住户,即便累得脚痛手肿也毫无怨言。
“做志愿服务期间,我每天都会接到数十个居民的咨询电话,深夜加班也成了这段时间的常态。这个工作看起来简单,但并不容易。”南佳妮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是一名共青团员,也曾参加过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深知基层防疫工作的不易。我希望在这场战‘疫’中贡献出一点自己的力量。”
“大学生手快、脑快、反应快,他们的加入减轻了社区工作人员短缺的压力,也为年轻人树立了榜样,我们非常欢迎更多的年轻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王洁琼给予的充分肯定给了南佳妮鼓励和信心。
“寒暑假必须回家乡参加志愿服务。”南佳妮给自己定下了上学期间为家乡作贡献的目标。
记者 郭秀婷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