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寒假志愿服务侧记

2022-02-16 09:04:2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阿姨,请您戴好口罩。”“奶奶,请您张开嘴,啊!”……寒假期间,在太原市、天津市、连云港市等地,活跃着临汾职业技术学院的返乡大学生,他们奋战在防疫一线,用奉献和担当点染出青春最靓丽的底色,也为家乡抗疫工作注入了青春动能和温暖人心的力量。

  核酸采样守防线

  把做核酸使用过的一个个棉签放进事先准备好的试管里,之后装袋装箱……1月10日,临汾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学生郑羽千一放寒假,返回家乡,便来到天津市滨海新区茶淀街道九龙里社区九龙里小区核酸检测棚内,投入到了该市开展的全员核酸筛查志愿服务中,担任了核酸采样中收集与整理咽拭子的任务。

  当天是他们对九龙里小区所有人员进行的第一轮核酸采样。该小区居住着2800余人,采样工作人员分成了多个小组,对“绿码”“黄码”人员以及行动不便人员进行采样。

  1月10日清晨五点半,在检测棚内,穿着防护服的郑羽千正在认真地收集与整理采集好的咽拭子样本。只见她把这些咽拭子贴好名字签,消完毒,再以10个试管为一袋的标准装箱,整个过程井然有序。之后,她就把一个个整理好的咽拭子箱子交给运送人员,送至核酸检测点。当天的采样工作一直持续到了下午2点多,大家这时才有时间坐下来休息、吃午饭。

  在进行的四轮采样工作中,挑战最大的一次就是1月20日第四轮核酸采样。这一天是大寒,天气特别冷,在检测棚内,志愿者们哈的气瞬间就在防护面罩上凝结成冰,社区给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个暖水袋。

  来采样的居民来了一波又一波,坚守在寒风中的志愿者们抽空用暖水袋取取暖、跺跺脚,再接着干……尽管气温骤降,但排队等候的队伍里没有烦躁不安,大部分人都安安静静地配合着检测。

  直到中午12点多,第四轮采样工作才结束。志愿者们的手指冻得又肿又红,大家互相打趣着,竟比起谁的手更像“胡萝卜”。其实,大家心里很清楚,这样坚持几个小时,还不能喝水、不能上卫生间,每个人都很难受,但是没有一个人叫苦,因为他们明白自己担负着保护居民健康和安全的责任。

  严查两码保安全

  穿好防护服、认真排查过往车辆乘坐人员的两码和核酸检测证明……1月15日早8时,临汾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旅游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李凤已来到忻州市五台县石咀乡高速路口,开始了一整天紧张的志愿服务。

  为了保证安全,志愿者们在该路口对本省车辆和外省车辆分别查验两码和核酸检测证明。“您好,请出示行程卡和健康码。”“我们要查验乘坐人员的两码和核酸检测证明,核实车上人数,对车辆通行情况进行登记,请您配合。”这样的话,李凤每天要说很多遍,再加上不透气的防护服,工作一天下来,她疲惫不堪,可她毫无怨言,一直坚持了10天,直到这项工作结束。

  1月23日是李凤做志愿服务的第8天,她遇到了一件“棘手事”。“我这大晚上的下错高速了,延长了回家的路,耽误了行程。现在去做核酸检测结果出来到明天了,车上还有2岁多的儿子,能不能通融一下。”一位挂陕西车牌的车主急着带老婆、孩子回家,但核酸检测证明却已经过期,按照规定无法放行。

  “您别急,我能理解您急着回家的心情,但是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必须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才能通行,咱要服从规定。”李凤一边耐心地劝说着,一边找来执勤干警帮忙查找最近的核酸检测点。

  看到李凤严格执行规定的态度,又听了她将心比心的劝慰,这位车主坦言道:“我们能理解,你们这么严格,是为了大家的安全,我们服从安排。”

  从1月15日到1月25日,李凤等人共完成350人次两码检查,劝返4人次,为群众筑起一道道坚实的“防护墙”。

  防疫宣传筑堡垒

  “一人留下来接待前来社区报备人员,一人进行电脑信息录入,其他的志愿者,两人一组上楼开展‘敲门行动’,对剩余6栋楼的所有‘空户’信息进行核验!”1月19日上午8时许,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侍庄街道兴云社区办公室内,社区党支部书记侍剑对围坐在一起的大学生志愿者分配了当天的任务,临汾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返乡大学生刘倩羽的任务是在该社区向居民进行防疫宣传,对返乡人员进行信息登记等。

  兴云社区只有一个小区,即新城华府小区,有30栋楼1000余户,其中“空户”有200多户。在疫情防控期间,为澄清居民底数、精准施策,社区需要对“空户”信息逐一进行核验。这一重任便落在了刘倩羽等返乡大学生志愿者的肩上。

  在社区办公室内,看到旁边的同学在一格一格录入居民的“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刘倩羽便把其他同学聚在一起,分享办公软件中的一个函数公式,便于大家直接从身份证号中提取“出生年月日”“性别”等,减少纸质与电子档案之间的录入比对校正频次。“恰好这学期在准备计算机等级考试,对一些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比较熟练。现在刚好用上。”刘倩羽说。

  “志愿者的加入帮了社区的大忙。大学生们整理并录入电脑的居民信息,便于社区掌握小区每家每户的具体情况,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精准通知到每个人。”侍剑说。

  志愿服务活动也让大学生志愿者们受益匪浅。“能为自己的家乡作贡献,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刘倩羽说。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她深刻体会到了基层工作者的不易,也让她自身得到了锻炼,提高了交流沟通能力。

  郑羽千、李凤、刘倩羽等大学生用行动诠释了“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尽己所能,护家乡平安,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作出了积极贡献,也展现了他们的青春担当。

  记者 郭秀婷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