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三方协议” 草率换来“毁约”

2014-06-10 20:44:1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李静 李羿玫)没有签订“三方协议”,就拿不到属于自己的毕业证书和个人档案,如此“潜规则”难住了在山西某大学就读的王奕鑫,他不得已出此下策,仓促与一家公司签约,待找到合适的下家时,却要面临“不菲”的违约金。

“大四实习时,老师就再三强调,参加论文答辩时一定要把三方协议交了,这是直接与个人档案和毕业证挂钩的。”寒窗苦读多年居然难换一张学历证明,王奕鑫感到无可奈何。恰逢校园招聘会召开,心急如焚的他迅速与某私企达成一致,签订了“三方协议”。

不久之后,王奕鑫的努力与实力获得一家国企的垂青,他正满心欢喜地打算上班之时,突然接到了那家私企打来的电话。“他们让我拿到毕业证后尽快入职,我只好说明缘由并提出辞职。但是,对方表明已经跟我签订了三方协议,我单方面违约,必须向他们缴纳3000元违约金。”王奕鑫无奈道,没想到三方协议这么重要,我刚进社会就栽了个大跟头,只能怪自己不小心。”

与王奕鑫不同,家住亚特兰小区的段茜茜是“被就业”的。段茜茜之前一直忙于考研,失利后才着手找工作。但是,学校一个劲儿催着她交“三方协议”,不然就会影响到毕业答辩和毕业证的领取。无奈之下,段茜茜随意在家中找了一个废弃的公章,给学校盖上了“满意的答卷”,但她依然奔波在找工作的漫漫长路上。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很多大学生并不清楚“三方协议”的内涵,有些学生仅仅认为这是给学校完成的任务,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草草签约,一旦发生纠纷才追悔莫及。对此,山西师范大学就业指导处的张老师作出解释:‘三方协议’其实就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主要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从学校角度而言,三方协议是学校统计就业率的重要参考,学校会根据协议书发放派遣证并转递毕业生档案;对个人来说,签署了三方协议,持报到证到就业单位签署劳动合同后,开始计算工龄,就业单位可以给个人缴纳各项保险,并在就业单位当地落户;就接收单位而言,企业与个人签订三方协议,也就意味着可以接收毕业生档案,并保障学生的上述权利。”

“三方协议”是否具备法律效力,王奕鑫应该支付违约金吗?“‘三方协议’一经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签署即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解除,都应遵守上面规定的条款。”师达律师事务所的王律师表示,如果约定了违约金,一般要按合同履行,毕业生最好能与签约单位好好协商解决,尽量把彼此的损失降到最低。若没有给用人单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可以不支付违约金;但是,确实给单位造成了很大损失,那么签约单位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根据损失评估结果来裁定违约金额,而不是简单的执行三方协议上面所规定的金额。”

责任编辑: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