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学术不端更可怕

2009-07-27 19:24: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了五年一次的“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报告调查了科技人员的数量、健康状况、收入、学术态度等方面,其中 
近半数科技人员认为当前学术不端行为是普遍现象,过半数科技工作者表示确切知道自己周围的研究者有过至少一种学术不端行为。(7月10日《京华时报》) 

抄袭剽窃、弄虚作假、一稿多发等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问题,近年来因其高发率,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科协发布的调查报告,则再次把科研界学术不端的问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让笔者感兴趣的不是学术不端行为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是学术界、科研界的从业人员,对待学术不端行为的真实态度。据中国科协发布的这份调查报告显示,分别有43.4%、45.2%和42.0%的科技工作者认为当前“抄袭剽窃”、“弄虚作假”和“一稿多发”现象相当或比较严重,认为“侵占他人成果”现象相当或比较普遍的比例更高达51.2%。但让人吃惊的是,其中有相当比例的调查者对学术不端行为持宽容态度。 

既承认学术不端的普遍存在,又对其持宽容和默许的态度,这才是最让人担忧的。既然能够对别人的学术不端行为持宽容、认可的态度,那么我们还能指望科研工作者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吗?当面对考核压力或者名利诱惑时,我们还能指望他们依靠自身保持学术端正吗? 

学术不端可以通过相应的制度予以根治,但看着身边的人学术不端而采取宽容的态度,则演变成为思想不端。而思想不端就像是一种病毒,因为你看不见它,所以没有办法进行处理,但它又确确实实在科研人员之间蔓延、传染,最终会让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把学术不端当回事,让越来越多的人最终选择学术不端。 

没有思想上的端正,何来学术上的端正?眼下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采取措施反对学术不端,打击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行为了,我们更要想办法解决科研人员的思想不端问题。我们要让科研人员在看到身边的人大搞学术腐败,肆意学术不端的时候,能够站出来举报、斗争,而不是宽容和默许。要想学术端正,首先必须思想端正。 (苑广阔 )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