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行囊全套“名牌”
近年来,在准大学生的行囊中,被称为“数码四件套”的手机、电脑、数码相机、MP4成了越来越多准大学生的必选装备。近日,记者走访了兰州部分经营数码产品的商城时商家纷纷反映,今年新学期的开学消费比往年来得早,尤其是准大学生的入学装备明显升级,“甚至有的新生仅购置手机、电脑、相机和MP4的花销就超过万元。”
赛博某品牌手机销售柜台售货员告诉记者,近一段时间以来,他们柜台的手机销量明显好于平时。而购买这些产品的顾客主要以准大学生为多,“这些学生在选择手机时非常在行,不仅要看牌子、款式,对价位也毫不计较,买上千元手机的大有人在。”
8月23日中午,在兰大电脑城记者恰逢一对陪儿子买电脑的夫妇。在一个又一个品牌电脑专卖店,夫妇俩俨然是儿子的跟班。在偌大的电脑城内挑选了近一个小时后,他们的儿子终于在一款价值近6000元的东芝笔记本电脑前停下了脚步。在丈夫忙着和商家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妻子王女士告诉记者,他们的孩子考的是一所外地高校,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按照孩子的要求给他换了新手机和MP4。
此外,在今年的部分大一新生的装备中,名牌服装也是重要内容之一。调查发现,阿迪达斯、耐克等体育用品专卖店在这个暑期生意都不错,在他们的顾客中,有不少是大一新生。“一些新生不仅从头到脚要穿名牌,就连箱包、饮水杯等都非名牌不买。”张掖路某体育用品专卖店的一位店员告诉记者。
行囊简单实用有啥不好
与这些非名牌不买、四大件必备的准大学生相比,准大学生小李的入学行头中,除了必备的生活用品外,最值钱的装备就是一款新买的诺基亚手机。
小李告诉记者,这款手机就花了1200多元,加上父母给他准备的其他必备物品,家里已经花了不止3000元了,他觉得很对不起父母。小李告诉记者,自己家的经济条件不好,今后四年上大学的花费,全靠父母从牙缝里往外一点一点地抠。小李表示,他要在大学里好好学习,毕业后赶紧找个工作为父母减轻负担。
对于现下流行的“数码四大件”,小李觉得自己没有也无所谓:“现在的大学里电脑根本就是个很普通的工具,不一定非要人手一台。如今的手机功能都很齐全,它的主要功能也就是与外界联系,只要有一个能用就可以了。而MP4和数码相机,我觉得有没有都行。”
采访中,小李的妈妈(我市某房产公司的清洁工)告诉记者,小李从小就很懂事,家里的条件虽然不好,但小李的学习却不赖。现在小李考上了大学,家人本想凑点儿钱也给他买台电脑,可小李坚决不要,“就连基本的生活用品,他也是有旧的就用旧的、能省就省了,实在需要买的,他也要到批发市场去买。我和他爸爸觉得挺对不住他的,他却反过来安慰我们。”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同小李一样的准大学生其实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他们的入学行囊内容大都和小李一样简单而实用。
准大学生的家长很辛苦
对于孩子列出的清单,有不少家庭经济条件不错的准大学生的家长认为:别人家孩子考上大学后都给买这买那的,我家的经济条件也不赖,能买的就都给买了,以免孩子到学校被人瞧不起!”但也有不少家长发出这样的感叹:“孩子上中学时,家长整天为能否考上大学担心,好不容易盼到了大学通知书,为孩子准备入学装备动辄就要几千上万,如何能让家长的心情轻松起来。”
准大学生小张接到大学通知书后就给父母列了一张购物清单,按照小张的清单,家里先是花了万余元给他购置了手机、数码相机、手提电脑和MP4,又到他指定的专卖店花了近4000元给他买了两套运动服和袜子、箱包等用品。对此,小张认为,同学们都是这样准备的,自己的行头里如果不备齐,肯定得遭同学笑话。但小张的母亲对此也有自己的担忧:“不买吧,怕委屈了孩子。买吧,看着儿子花钱时连眼都不眨一下的样子,真担心把他给惯坏了。”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这些日子,光是陪考上大学的女儿到处购物,就把他给累得够呛,更别说花钱多少了。“幸好现在都是一个孩子,如果家里再有个准大学生,估计非得把我给累进医院不可。”张先生感叹:“唉,做大学新生的父母,和有钱没钱无关,辛苦都是一样的。”
专家认为,孩子考上大学,家长给予适当的奖励、给购置一些必备的学习和生活用品都是应该的,但这些都应该从家庭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应该盲目跟风进行攀比。(马文艳 张佳)
来源:兰州晚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高招试点要尽量不损害少数人利益
下一篇: 广东:教材未注批准文号 学生有权拒绝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