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唱游教学

2012-08-16 08:08: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唱游教学是学与玩的教学,是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而设置的趣味性综合音乐课型。课型采取律动、音乐游戏、歌表演、集体舞等教学手段,组成集听、视、唱、奏、动、创于一体的综合活动形式。实施唱游教学,一方面为孩子进入中高年级学习音乐打好基础,一方面积淀为具备审美情操的基石,成为完善学生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唱游教学的基本内容
1.律动。律动是学生随着音乐节拍,进行有节奏动作的一种活动。律动可以坐着做、站着做,也可以随着音乐在行进中进行。律动的内容可以模仿动物的动作、劳动的动作、日常生活动作,还可进行多声部趣味节奏训练。
2.音乐游戏。音乐游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充满了节奏的运动,学生的手、脚、身、腰等肢体在运动中,更能真切地感受音乐、体验音乐,激发其内在的情感。音乐游戏分为节奏游戏、音高游戏、力度游戏、音色游戏、曲式游戏等。通过游戏发展学生的表现力、记忆力、想象力、自我控制能力,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3.歌表演。歌表演就是边唱边演,即在演唱时配以简单形象的动作,表达歌词内容,揭示音乐形象,使学生在参与表演中,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由情入意、由情导行,达到情、意、行、知的教育过程。歌表演分形象性、情绪性、情节性歌表演三类。
4.集体舞。集体舞以所学歌曲为伴奏,大家跳相同的动作,跳完一遍后交换舞伴,再继续跳。它的特点是在音乐中有一定的队形变化,结构简单、动作统一、活泼轻快,并可反复进行。学生在集体舞中能够感受音乐学习的乐趣,学会和谐相处,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团结协作的友爱精神。
二、唱游课的教学方法
1.表现。音乐是表演的艺术,通过“表现”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现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如:表演《大鹿》时,可分别让学生扮演小兔、大鹿、猎人、大树和房屋等,并根据音乐内容发展做即兴表演。
2.竞赛。儿童喜欢游戏,更喜欢竞赛,音乐游戏的过程就是竞赛的过程。让学生在竞赛中提高兴趣,获得能力,就要根据教材精心设计各种音乐游戏竞赛活动,如《听音摘苹果》《猜猜我是谁》《小青蛙找家》等。
3.创设情境。创设情境就是营造一种氛围,根据音乐作品,创设一个与乐曲有关的景,该“景”要体现其“情”,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引发想像,开拓思维。如《火车开啦》,可创设火车站、大桥、山坡、山洞等情景,进行多声部节奏训练;并表现火车由远及近、由近至远的音响效果。
4.即兴创作。即兴创作是学生动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的反馈活动。从小培养学生的即兴是非常重要的,哪怕是不像样的。如当学生学会do、mi、sol三音之后,即兴进行接龙创作游戏。再有,为某一固定节奏编写儿歌并配旋律、或为某几个固定音高编配节奏,使之能够歌唱。
三、唱游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活动、乐于创造。
2.重视唱歌教学,以唱为主,以游为辅,还要做到听赏领先。
3.内容与形式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由浅入深,逐步提高。
4.要注意师生的感情交流,教师不仅要编导和组织,更要参与到游戏中,和学生一同游戏。
5.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的积极性表现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
6.课堂节奏是动静交替的,课堂气氛是生动活泼的,课堂造型是立体多变的。
总之,唱游教学是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的主要形式,对于发展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创造性、主体性和培养个性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冯爱 段海姣)

  【责任编辑: 高卓然】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关爱学生 视如己出

下一篇: 医者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