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郭璞 实习生 乔晨阳)暑期,许多大学生选择打工度过,一来可以赚点零花钱,二来可以增加自己的社会实践,为以后的求职打下一定的基础。这种做法无疑是好的,但是由于许多人家不在本地,又不具备一定的社会阅历,因此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显得比较盲目。一些骗子公司、黑中介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的特点,设下一个个“陷阱”,令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们防不胜防。
中介诈骗不商量
对于小刘这样的经历,刚刚从太原理工大学毕业的小黄善意地对学弟学妹们做出提醒。小黄曾经做过促销员、礼仪员、发传单、调查问卷等工作,三年兼职下来,练就了一身铜拳铁臂。“我一般都是在网上找兼职信息,然后直接打电话去问,如果对方是中介,那我就要再考虑一番。当然有些中介也是好的,交了中介费会帮你介绍工作。不过凡事都要长个心眼,特别是对中介,如果中介费特别高,工作内容不明确,就要格外当心。如果一定要提前缴纳费用,可以协商先交一半,等拿到工资后再交剩余部分,这样即使被骗也不会损失太大。”
招生路上遭噩梦
记者电话采访了朋朋律师事务所的一位律师。他说,只要与单位发生用工关系的,出现工伤,必须由单位承担医药费以及工伤治疗期间的补助和工资。他告诉小云及家人,自己底气足点,可以寻求法律援助。
推销工作无底薪
据法律专家介绍,这种兼职业务员不付底薪的做法是触犯《劳动法》的。按照规定,推销员没有将产品推销出去并不代表他们没有付出劳动,而只要从业者付出劳动就应该给付一定的报酬。而如果从业者的劳动付出丝毫不受企业主的时间、地点限制,工资的给付可以在保障最低工资的条件下按另外的方式进行。
恶意欠薪惹人烦
对此,一位经常受理经济合同纠纷的律师称,大学生打工为受法律保护的正常经济行为,他们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利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些商家往往利用他们涉世不深、担心有竞争压力以及不好意思还价的心理,故意压价甚至拖欠酬薪。因此大学生们应注意在工作前签订相应的经济合同或协议,以及列明双方权责利,遇到拖欠应大胆交涉。如果遇到合同或协议上的纠纷,要懂得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的权利。
专家指出,网络、小广告和大街上偶遇的信息源,可靠性都不强。大学生首先要选择真正能锻炼自己能力的工作,最好是与自己专业相关或相近的。另一方面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修养,特别是品行和诚信,让兼职成为课堂的延伸。此外,大学生在寻求打工岗位时切勿急躁草率,要认真了解相关单位的资质、信誉,协商过程中能有效约定有关工作时间和工作待遇,对有技术要求的岗位,一定要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只要心态平稳、细心捕捉,适宜的打工岗位还是很多。
【责任编辑: 高卓然】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字典工程”临汾捐赠座谈会在安泽举办
下一篇: 『为人师表』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