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不久前,市政协副主席、临汾一中副校长、我市知名教育专家杨益民的教育文集《教育360°》问世,在我市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作者积多年教育生涯与感悟,多角度地阐述了老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如何正确处理教育与教学、教育与人生的关系问题,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大有裨益。为此,本报从今日起,特开设《开卷有益》专栏,选登部分文章以飨读者。
教育是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社会活动。它应该始终着眼于学生的兴趣、习惯和人格的培养;应该使学生在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能获得人生的幸福,能明白人生的价值,能为自己的生命灌注意义,能正确地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能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能有敬畏生命的仁慈,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有大关怀的人。
当然,这一切必须具体到课程目标和教师的教学活动之中。在这些活动之中,除了知识和方法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学会负责、学会仁爱、学会合作、学会奉献,培养学生宽容平和、善良仁爱、乐观向上、孝敬感恩的良好品格,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奉献精神。把这些内化为学生的一种需求,形成一种品格,外化为一种行为习惯,形成一种修养。既能展示出自己的良好素质和形象,又能对环境产生良好的影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这应该成为教育的宗旨和终极目的。
然而,现行教育却难以担当此大任。以应试教育为最大特征的现行教育已经把教育的功能弱化为考试和分数,把教育活动减化为灌输和强加,把教育的肌体摧残得千疮百孔。教育把学生紧紧束缚在教材和习题上,把教师紧紧束缚在训练和考试上,把学校紧紧束缚在看管和淘汰上。为了追求高分数,便形成了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教育形态,其余一切对学生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和内容统统被拒绝、被排斥。学生被分数诱惑得神魂颠倒,也被折磨得面黄肌瘦,而教师也被压迫得气喘吁吁、精疲力尽,教育则被折磨得遍体鳞伤、面目全非。
其实,千难万难,真抓实干就不难!老大难老大难,老大一抓就不难。再大的困难只要老大出面,用心解决,就不会再成为老大难了。所以,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头”做起,只批评教师,只埋怨学校,全是打错了板子,小姐生病、丫环吃药,只能是越治越乱。教育是关乎民族兴衰、国家存亡的大事。是关系到国家能否长治久安的大事。而人的素质的核心是人格。德乃才之帅,才乃德之辅”,立业先修身,修身德为先”,这是公认的立身准则。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清代张伯行说:学以立志为根本。”明代朱之喻说: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三字经》:功习业,壮致身;上匡国,下泽民”。
我们的教育方针也始终把品德、人格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这应该是教育的真谛之所在,是教育的目的之所指。如果学生获得了知识而失去了品格,那么不仅不会造福社会,甚至要危害社会,不仅自己的人生不会幸福,甚至会酿造出人生的苦果。所谓“有才无德是危险品”的判断极有道理。而应试教育的最大失误就是颠倒了教与育的关系,主次不分,轻重不辨。很多人在发展中出现了问题,很多人违法犯罪,并不是因为他们没受教育,而是因为受到了错误的教育。
因此,我们殷切期待素质教育能昂首挺胸、阔步高歌、不断前进!我们真切期待人格高大的学生在教育的乐园里幸福地成长!(杨益民)
责任编辑:高卓然
上一篇: 隰县:让更多群众享受医改成果
下一篇: 孩子厌学谁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