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县:让更多群众享受医改成果

2012-12-13 09:52: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梁云云 张瑞强 马乐)近年来,隰县紧紧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一中心,强化医德医风和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农村卫生、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三个重点,狠抓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三大体系建设,着力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全面提高全县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效率,进一步强化了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开拓了全县卫生事业发展新局面,实现了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科学发展。
    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2007年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该县实施以来,参保人数和参合率屡创新高,2012年参合率达98%,参合农民筹资标准提高到290元。从今年起,该县开展了乡、村门诊报销,全面推行“门诊+住院”双统筹补偿模式,截至6月底共发放补偿资金613.76万元。该县卫生局加强监管,提高了基金使用效益,按基金管理要求,严格封闭运行,加强财政、审计监督力度,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针对新农合工作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良倾向,制订和完善了相应的管理规定及制度,进一步强化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责任和管理意识,引导医务人员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使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不断规范。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有序推进
    该县自2009年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九大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收到良好效果。居民健康档案迅速建立,截至今年6月底,全县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0.4万份,规范化电子档案93116份。全县采取各种措施,扎实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为8个乡镇配备了电视、DVD、照相机等宣传设备,共举办各类知识讲座和健康咨询活动73次,印刷宣传书籍、折页等资料21种,并与县广电服务中心联合开办了23期《健康快车》栏目。通过采取各种形式的健康宣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全县居民的生活。
    基层医药卫生综合改革进展顺利
    乡村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国家实施医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去年7月,该县依照乡镇卫生院定编、岗位设置核准、竞聘上岗、签订合同等程序全面完成了人员聘任。乡镇卫生院实行了全额工资,同时落实了村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每人每年补助5040元和按服务人口人均4元的基本药物补助,极大地提高了乡、村两级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卫生局制定了绩效考核办法,从工作数量、质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指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医务人员进行综合量化考核,发放30%的绩效工资。全县率先完成了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各项任务。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方面,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优质护理示范服务、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积极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深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医疗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
    基础设施建设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2009年——2011年该县实施完成了县医院二甲等级达标工程、中医院二乙等级达标工程、妇幼保健院扩建项目、8个乡镇卫生院和5个卫生服务站改扩建项目及31个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完成了村卫生室全覆盖任务。两所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明显改善,为每个乡镇卫生院配备了一辆救护车和价值16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为全县97个村卫生室配备了电视和平均5000元的医疗设备。目前,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建全,有效缓解了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为保障全县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医疗服务质量和卫生行业形象明显提升
    近年来,该县不断强化医院内涵建设,树立“规矩”意识,卫生行业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今年在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实施常见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并逐步扩大试点病种数量;扎实推进了优质护理的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全程规范化护理服务。同时,强化了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监管,规范医疗服务秩序,建立了一支专业型医疗服务监管队伍,严格落实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加大对医疗美容、医疗广告、个体行医等方面的整治和监管力度,取缔非法诊所8家,规范和净化了医疗服务市场。该县卫生局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对存在的行风问题深刻剖析、认真整改。尤其是紧紧抓住医德医风这个重点,建立了医德考评制度、病人回访制度,认真开展医患沟通交流活动,开展便民、利民、惠民医疗卫生服务,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行业形象进一步得到好转。

责任编辑: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