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隰县新名片,中国好人县。这块黄土地,孕育出孟佩杰、来虎平、冯廷记、宿全保、郭珍珍、冯莉清、解绍亮……这一串串辉煌的名字。在好人隰县耀人的光荣榜里,有一个名字一样的闪亮,她就是吕晓霞,隰县广播电视台《记者行动》栏目制片人,曾先后获得“全国城市广播电视台影响力制片人”“临汾市优秀新闻工作者”“隰县最美共产党员”“隰县十大感动人物”等多项殊荣。
忠诚在心
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说:“忠诚是人们心目中最神圣的美德。”吕晓霞对事业格外忠诚,干起工作来,始终迸发着“拼命三郎”的精神。
2012年6月,她患上了严重的中耳炎,医生建议马上手术。可为了“两会”的采访报道,她一直抱病工作,直至县“两会”闭幕后,才匆匆赶到太原做了手术。手术后不到一个星期,线还没有拆,她就不顾医生的多次劝阻,赶回单位上班。正值盛夏,高温酷暑,时间不长,伤口就出现了重度感染,医生让她立即住院治疗。为了制作节目,她没有住院,而是忙里偷闲打了几次点滴,以至于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使她的右耳完全失去了听力。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吕晓霞的右耳里,一直塞着棉花,只要风一吹进去,她就会头晕目眩。不仅她的右耳听不见了,左耳的听力也下降了许多,但是,这并未妨碍她的工作。
对吕晓霞而言,工作始终是第一位的,为了工作,可以置自己的身体健康而不顾,可以弃家庭和孩子而不管。自打她从事新闻工作后,曾经与爱人两地分居5年时间。当时,爱人在临汾,她一个人在隰县,年幼的儿子交给公婆带。她以单位为家,有两年时间吃住在单位。她读小学四年级的儿子李昊轩对笔者说:“去年一年,绝大部分时间,我见不上妈妈。晚上,我都睡了,妈妈还在单位加班,等我早上醒来,妈妈早已下乡采访去了。”县城离她父母家也很近,只有5公里,可她忙得都顾不上回家看看,最长的一次3个多月没有回家。有一次,她妈打电话说:“你人不回来,电话也顾不上打,我和你爸都快记不清你长啥样了。”同事们对她提出善意的“批评”时,她却嘿嘿地笑着说:“咱们的使命,就是对党和事业忠诚,用一支笔和一架摄像机,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为党和人民鼓与呼。”
责任在肩
俄国思想家托尔斯泰有一句名言:“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就是肩上的这份责任,激励着吕晓霞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精益求精、开拓创新,激励着吕晓霞迎难而上,克难而进,无私奉献。
2013年9月,隰县遭受罕见雹灾。灾情发生后,吕晓霞不顾个人安危,带着栏目摄像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拍摄到灾情后最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尔后,又连夜辗转联系到果业大县陕西省洛川电视台的记者,与洛川台连线报道,将洛川县预防雹灾的经验融入到片子中,科学引导果农灾后自救,将损失降到最低,受到县领导和果农们的高度赞扬。时任县委书记王天郎感慨地说:“吕晓霞就是为电视而生的。”她选送的节目,在第四届中国农业电视节目评选中,脱颖而出,获得消息类一等节目。吕晓霞深切地说:“这责任,可是承托着群众的信任和希望,承托着国富民强的重任啊!”
2014年汛期,隰县防汛形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持续一个月的中到大雨,让隰县各项基础设施损毁严重,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灾情就是命令。为了全面、及时、准确地报道灾情动态,吕晓霞和栏目组人员冒着道路中断、洪水阻隔、土石塌方的严重威胁,从一个灾情点马不停蹄地跑到另一个灾情点采访报道。
白天现场采访,晚上赶做节目,几天几夜连轴转,腿跑肿了,脚磨破了,眼熬红了。她和她的同事,来不及换下沾满泥浆的衣服,又赶到另一个新闻现场,把最鲜活的新闻、最新的进展呈现给广大受众。
肩上的责任,使吕晓霞养成了有了险情,就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遇到危险,就第一个冲向前的习惯。在责任的驱动下,工作“白加黑,五加二”,对吕晓霞来说也成为了家常便饭。她把岗位和事业当做学习、充实、完善和提高自己综合素养的平台,用责任谱写着自己的青春之歌。
使命在身
伟大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吕晓霞深知,新闻记者的使命,不仅关系媒体生存发展的本身,更关乎着我们的这个社会。
为了提升节目质量,吕晓霞精心创办了《记者行动》栏目,填补了隰县广播电视台没有新闻纪实性栏目的历史空白,也开辟了创办纪实栏目的先河。
2010年10月28日,吕晓霞得知:年仅19岁的女孩孟佩杰,多年侍奉病榻上的养母,后来又带着瘫痪的养母到临汾师院上学。获得这一新闻线索后,使命感驱使着她,于当日下午就和栏目组人员驱车前往临汾采访拍摄。经过一番波折,采访拍摄获得了成功。为真实地反映孟佩杰的现实生活,她和栏目组人员绞尽脑汁,反复推敲,最后将主题确定为《“拖”着瘫痪养母上大学》。一个“拖”字,既反映了孟佩杰的现实生活,又体现了人物的不幸命运,更增添了节目的寓意和色彩。当年,孟佩杰就荣获了“2010隰县十佳道德模范”。随后,又相继获得“临汾市十佳道德模范”“感动山西十大记忆人物”“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等荣誉称号。2011年5月,《“拖”着瘫痪养母上大学》获得了山西省县级电视节目专题类一等奖。
在报道冯丽清的时候,一个12分的片子,吕晓霞带着栏目组竟然深入大山深处,采访拍摄了整整7次,仅素材带就用了7盘。拍摄后续的时候,恰逢下大雨,路上又塌方,她们就冒雨徒步绕道十几公里,到达冯丽清的家。节目播出后,在社会引起极大的反响,相继荣获“2012年度山西广播电视奖县级电视专题一等奖”“2012年度山西广播电视奖电视专题一等奖”“2012年度全国县级广播电视节目创优评析一等节目”。冯丽清相继获得“山西省美德少年”“山西省孝心少年”“山西省首届感动百姓·乡村爱心形象大使”的殊荣。冯丽清见到笔者兴奋地说:“晓霞阿姨就是我干妈,我特别喜欢她,她对我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
除此之外,吕晓霞还采访报道了“中国好人”获得者贺西平、武来贵等先进模范人物。
吕晓霞不辱使命,最终把《记者行动》栏目打造成一个品牌栏目,荣获“2011年度山西广播影视奖优秀栏目奖”“2015年度全国城市台最具市场价值栏目”。
吕晓霞的忠诚、责任和使命,凝聚成一种美德、一种符号、一种精神、一种昭示。她是用忠诚诠释信念,用责任书写无私,用心血和汗水回报社会。(王友明 陈金平)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