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贺星龙:党旗在山庄窝铺飘扬(二)

2016-06-28 10:59:5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2013年腊月十二,天下着鹅毛大雪。索堤村贺润平的孙子发高烧,贺星龙接到电话后,背上医药包,骑着摩托车前往病人家。雪越下越大,弯弯曲曲的山路很快就布满了厚厚的积雪,几乎难以分清道路和沟壑。当行至一处陡坡时,摩托车怎么也上不去,贺星龙只得推着摩托车前行。坡陡雪滑,贺星龙连人带车一起摔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上坡顶。当他骑着摩托车继续前行时,又一次摔倒,跌进了路旁一米深的沟壕里。他刚爬起来,又接到孩子家长催促的电话,他顾不上脚痛,急冲冲地骑上摩托车赶路,终于赶到了贺润平家,给孩子看病。回到家里,看着红肿的右脚,贺星龙以为只是破了点皮,就简单地包扎了一下。第二天,脚越来越肿,不能骑摩托车,贺星龙就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到步街村给病人输液。
    这时,他接到上乐堂村张立俊家人打来的电话,老人的哮喘病又犯了,喘不上气来。放下电话,贺星龙拄着拐杖出发了。为了尽快赶到病人家,贺星龙决定背着医疗包翻山越沟走近路。
    这一走,让贺星龙经历了一次生死劫难。在攀爬一道陡坡时,受伤的右脚不能吃力,他只好四肢着地,手拽着枯草,一步一步向上挪。快到坡顶时,他脚下一滑,连人带包从200多米的坡顶滚到坡底。幸亏路过的两个村民发现了,才下去把他扶了起来。
    贺星龙摸了摸脑袋,觉得没啥大碍,虽然他的脸上、手上满是划伤,鲜血染红了白雪,但他顾不上伤痛,简单地处理了一下伤口,就又一瘸一拐地赶到张立俊家,给他扎上了液体。老人的病情得到了缓解,可贺星龙的脚伤得更厉害了,他只好咬牙忍着。12天后,贺星龙终于忍不住来到大宁县医院治疗,医生诊断是右脚内裸关节骨折,需卧床治疗。人常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可他只在家里躺了半个月,就又忙着给人看病去了。
    为了体验贺星龙“疯子”的感觉,笔者两次陪同他走村串户。尽管山路弯弯,他却很少放慢速度。
    之后,我们才慢慢理解了贺星龙快跑飞奔的原因:那么多的病人在等着他,他只能“快”,只有“快”才能救病人于危难。
        在移民村第二诊所,57岁的党支部书记冯瑞平动情地说:星龙这孩子,比自己的儿子用着都方便!”2015年除夕夜,难得在家吃一顿团圆饭的贺星龙,手机突然响了,本村的冯翠兰老人病了,让他赶紧过去。爸爸,过年了,还要去看病?”8岁的儿子想让贺星龙留下来,陪他放鞭炮。
    “老奶奶病得厉害。”贺星龙放下碗筷,准备出发。儿子悄悄地拿走了他的听诊器,情急之下,从没动过儿子一指头的贺星龙,竟踢了儿子一脚。孩子哭了,而他装好药物器械,骑上摩托车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8点半,贺星龙赶到冯兰翠家,给老人输液。等老人病情平稳了,已经到了10点半。正准备回家,索堤村贺还贵又打来电话:他的儿子被车撞了。
    乡村的大年夜,家家户户都在看春晚,沉浸在一片热闹喜庆的气氛中。寂静的山路上,只有贺星龙骑的的摩托车发出微弱的灯光与轰隆隆的响声陪伴着他。
    “过年了,还往哪里跑啊?”几个打麻将的村民碰见了他。
    “索堤村有个孩子病了。”“过年了还不歇着?”“孩子病得厉害,还能歇?”贺星龙急急忙忙赶到病人家,诊断、输液、观察,见孩子病情好转,他才放下心来。当他回到家时,已经是大年初一的凌晨了。此时,儿子早已进入梦乡。妻子告诉贺星龙:他走后,儿子一直惦记着放鞭炮。
    已85岁高龄的贺德明老人,解放战争时期就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多次立功受奖,在解放古城西安的战斗中光荣负伤,落下残疾。复员后,一直在老家生活。
    前些年,老人的妻子和两个儿子先后离世,两个女儿也远嫁外地,他孤身一人,由孙子照料。
    一进门,贺星龙就给老人检查、输液、输氧,忙得不可开交。老人动情地告诉我们:这么多年,龙龙就像亲生儿子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此前,笔者曾陪着贺星龙前往上村,看望五保户残疾人冯对生。老人自幼双腿残疾,脚踝骨处皮肤溃烂,孤身一人住在村里闲置的学校里。
    贺星龙知道后便天天到老人家里,照料老人吃喝,给老人换药。由于患病时间过长,冯对生需要截肢,在大宁县医院做手术时,手术单上家属签字一栏里,签着贺星龙的名字。
    贺星龙,这个年轻的80后共产党员,在父老乡亲的心里是实至名归的“儿子”。
        随着风起云涌的民工大潮兴起,大多数年轻人外出打工创业,村庄里留下来的大多是年老体弱的老人。
    这些年来,经贺星龙治疗过的28个村470多个留守老人中,最让他放心不下的就是13户五保户。
    从2000年起,贺星龙主动承担起13户五保户的医疗费用,不仅不收他们的出诊费,就连药费也不收。
    逢年过节,还给他们送米送面;大年初一,还把他们叫到家里吃团圆饭,为每人添置一件新衣服,让他们欢欢喜喜过春节。
    2014年7月的一天,贺星龙正在云居村出诊,突然接到上村冯三贵妻子的求救电话:孩他爸被人头蜂(学名胡蜂,有剧毒)蛰了,昏迷不醒,快来救救他!”贺星龙赶到现场,只见病人大小便失禁,处于昏迷状态。
    贺星龙立刻给病人注射了抗过敏的药物,拦下了一辆三轮车,把病人送到医院,并自己掏钱办理了住院手续,直到患者病情稳定后,他才离开医院。
    “有钱看病,没钱也看病。这孩子从来没有张口要过钱。这不,现在还拖欠星龙100多元医药费。”索堤村70多岁的庞润娥长期患有高血压,去年头晕得厉害,贺星龙给她输了5天液体。家里就她一个人,经济困难,只能等来年卖了核桃再给贺星龙结算医药费。
    “村里现在基本上都是留守老人,本来就很可怜,他们也没钱看病。这些药都是最基本的药,不贵。有不少六七十岁的五保户、低保户,我都不收钱。去年天旱收成不好,不少人赊着账。”贺星龙这样轻描淡写地描述这些“看病白条”。
    贺星龙有一个“账本”,这是一页页随手记录的纸堆起来的,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他多年来给五保户、低保户老人赠送的药物,总计45689元钱。还有赊账单:三块五块,三十元五十元,累积下来竟有57235元之多。
    贺星龙笑笑说:有的账单早已烧掉了,留着也没用。”贺星龙家的收入呢?他每个月仅有400元的固定补助,加上公共卫生补贴和一针5元的疫苗接种补助,4亩地3000多元的微薄收入,妻子在打印店打工,每月能领到700元,加起来年收入也就两万元左右。
    数字虽然无语,但它却是一名共产党员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的真实记录!    与留守老人同时产生的还有留守儿童,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贺星龙有了更多担当,主动承担了50多名留守儿童和1028名幼儿的看病、防疫和营养包发放的工作。
    乐堂村卫生所的大门口,挂着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村里有留在家爷爷奶奶照看的小孩,要按时给我打电话打防疫针和领营养包。我家有无线网,来我家玩。密码是:88888888。”念起来有些拗口的几句话,饱含着贺星龙对下一代的牵挂与关爱。
    在贺星龙行医的28个村里,留守儿童多则50多个,少则20多个。为了让他们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贺星龙对这些留守儿童和特困儿童,给予特别照顾。
    索堤村村民贺云喜,常年外出打工,妻子患有精神病,就把两个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看。贺星龙就抽空带上妻子,买来换季的衣服给孩子送去。
    步街村村民贺还平,妻子常年卧病在床,两个孩子只能丢给70多岁的奶奶照看。奶奶年纪大了,生活负担重,贺星龙就时不时给孩子送去书包和铅笔等文具。
    索堤村郝燕丽,年纪轻轻就患了乳腺癌,辗转临汾、太原等多家大医院看病,花费了20多万元医疗费,负债累累。男人经常外出打短工挣钱,顾不上照看妻子。孩子要上学了,家里却交不起学费。贺星龙上门给她输液时,知道了这件事,不仅没收医药费,还主动借给她3000元。直到现在,郝燕丽两口子还直夸贺星龙“雪中送炭”,是他们家的大恩人。
    说起贺星龙12年来主动承担全乡1028名儿童的防疫工作和给200多名儿童发放营养包的故事,更是感人肺腑。(未完待续)   (夏全发 景捷升)

     

责任编辑:王伟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