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临汾公司“党旗引领 信息扶贫”工作纪实......

2017-08-21 09:41:15 来源:临汾新闻网

精准扶贫见实效

——中国移动山西公司“党旗引领信息扶贫”工作纪实

  临汾新闻网讯 “三川十塬沟四千,周围大山包一圈。”大宁、永和两地都是有着光荣历史的革命老区,同时也都是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皆为国家级贫困县。上世纪90年代,我国先后启动《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着力解决贫困地区人口的温饱问题。1994年,当时的邮电部向大宁县和永和县派驻了第一批扶贫工作组,从此两县便与通信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二十年来,邮电部、电子工业部、信息产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在两地开展了定点扶贫工作。2010年以来,中国移动山西公司向大宁县徐家垛乡派驻扶贫工作队,先后担负索堤村、徐家垛村和李家垛村的驻村扶贫工作。2015年,中国移动临汾分公司又向永和县打石腰乡郑家垣村派驻“第一书记”,负责郑家垣村的帮扶工作。

  党旗飘扬扶贫第一线

  在大宁县徐家垛村,暖棚外各类瓜、果长势喜人,几户果农正在采摘即将运往山外的香瓜。这正是中国移动山西公司驻大宁县徐家垛村扶贫工作队最新的帮扶成果之一——2016年该扶贫工作队筹资30万元,在徐家垛村建设育苗暖棚两个,使该村60余瓜农直接受益。

  从2010年驻村帮扶工作开展以来,中国移动山西公司本着“抓好党建促扶贫,检验党建看脱贫”的理念,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安下心、弯下腰,踏踏实实为“精准扶贫”工作做贡献。

  为持续有效推进帮扶村扶贫工作,早在驻村之初,中国移动山西公司就成立了扶贫工作队,制订了对帮扶村的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并选派年富力强、素质过硬的党员干部担任工作队队员,建立起省、市、县“三级联动”扶贫帮扶工作机制,统筹负责精准扶贫的组织领导和全面实施工作。

  “我们把帮扶政策、帮扶党员信息公示上墙,就是要向大家做承诺。”大宁县驻村工作队的彭天喜是一位有着近三十年党龄的基层党员干部,他直接负责大宁县帮扶村的日常帮扶工作。在介绍扶贫工作时,彭天喜说,“就是为了让贫困户第一时间了解我们的帮扶政策,随时可以联系到帮扶人。”

  大宁县扶贫工作队积极开展以“一岗双服务”为载体的党员帮扶活动。“一岗”即开展创建党员模范先锋岗,通过党员挂牌上岗,亮明身份,切实履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贫困户做实事;“双服务”即结对服务、志愿服务,通过党员干部深入贫困户家中走访,摸清了每一个贫困户的具体情况,通过分析致贫原因,对深度贫困户制订了一对一的结对帮扶计划。同时,由于帮扶对象多是老、弱、病、残人员,帮扶工作队为每个帮扶贫困户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定期开展志愿活动,送去急需的面粉、大米、油等生活用品,和帮扶对象心连心。工作队把帮扶村当成自己家,村民们也把工作队当成亲人。常有村民给队里送些瓜果、蔬菜,还邀请队员去家里吃饭,让工作队的同志们倍感亲切和温暖。

  “以前,村里党建工作非常薄弱,我刚来郑家垣时,连个像样的党员活动室也没有。”冯秀林是一位年轻的党员干部,2016年初,他被选派到永和县郑家垣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刚到村里时,大家都觉得我是个流水干部,肯定呆不久,连个落脚的地也没给准备!”说起刚驻村时的情形,冯秀林颇有些哭笑不得。

  “要脱贫,还得靠组织!”为尽快把村里的党建和帮扶工作开展起来,冯秀林积极同村支部书记和村里的党员干部沟通,根据村里大多数人在农闲时节都外出打工的情况,冯秀林通过微信建立“网上村支部”和“网上村委会”,随时和村里的党员干部、群众讨论交流帮扶工作。在得知郑家垣和周围几个村普遍存在水窖年久失修,村民饮水困难时,冯秀林积极奔走,在中国移动山西公司的大力支持和驻永和扶贫工作队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下,筹资5万余元对水窖的进行了扩建维修,解决了村里人畜饮水大问题,赢得了帮扶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信任。在交流帮扶工作的同时,冯秀林还通过“网上村支部”和“网上村委会”向大家介绍党的农村工作方针和脱贫攻坚政策,使大家能够及时了解党的扶贫政策,坚定了大家脱贫的信心。

  互联网+项目,精准扶贫驶入快车道

  “种地要看老天脸色,打工要看老板脸色,拼死拼活受一年,不是缺粮就是缺钱。”曾经的真实写照,如今已得到彻底改变——“信息高速公路”接入贫困村,徐家垛人也过上了好日子。

  加快信息化帮扶建设进度,解决好村民的互联网通信难的问题,使农户得以搭乘信息化高速公路奔小康,已成为中国移动山西公司驻村帮扶工作队全体党员干部和帮扶村村民的一致共识。

  在大宁县,中国移动山西公司帮扶的徐家垛村、李家垛村,由于靠近黄河滩,光照充足,香瓜、西瓜、西红柿等瓜果种植历来小有名气,但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村民多依靠传统经验种植,加上对市场不敏感,没有销售渠道,难以有效致富。

  为了帮助村民提高瓜果种植技能,拓宽销售渠道,让农产品走向市场,实现农户增收,真正达到扶贫的目的,2016年,中国移动山西公司驻大宁扶贫工作队筹资60万元,为徐家垛村搭设了两座育苗暖棚,每年免费为200余贫困户培育甜瓜幼苗12万株,有效降低贫困户了甜瓜种植成本。同时完成徐家垛村、李家垛村两个帮扶村的宽带覆盖,实现80余户宽带接入。现在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随时通过网络了解瓜果种植技术和市场行情,农产品通过高速网络与全国建立了对接,外销也更顺畅了。

  在永和县,帮扶工作队所在的郑家垣村,下辖7个自然村986口人,都以红枣栽种为生,但由于地理原因,红枣销售一直都是大难题。2016年,帮扶工作队通过建设宽带覆盖项目,搭建农村电商平台,帮助村民销售红枣。经过半年的艰苦施工,投资24.34万元的宽带覆盖项目顺利完工,满足了郑家垣7个自然村所有人的上网需求。为了方便村民,驻村工作队又为村里配置了电脑、打印复印机等设备。如今工作队驻地也成了 村里红枣销售的电商基地,利用电商平台优势,工作队帮助村民将红枣销售出去,增加了村民收入。

  目前,更多的帮扶项目正在被驻村工作队引进来,在大宁县李家垛村,占地60亩,预计栽植2400株优质大樱桃的樱桃种植园项目即将动工,在永和县郑家垣村,为了解决村民红枣储存问题修建的红枣烤房也即将投入使用……

  政企合作,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精准扶贫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抓手,是党委和政府的第一民生”,当前中国移动山西公司党委已将精准扶贫作为党建工作的第一要务。

  为更好地服务精准扶贫工作,中国移动山西公司发挥其信息化优势,推出依托“大数据应用”,基于三级平台数据的“精准扶贫”动态管理指挥系统,实现扶贫工作“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并首先把帮扶村所在的临汾市作为试点。

  通过“精准扶贫”系统,可实现贫困户基础资料动态更新,贫困户扩展关键信息收集上报,帮扶党员干部到岗管理,帮扶党员干部工作台账、项目上报管理,新闻公告政策传达,贫困户登录查询、发起求助等功能,初步展现“五张图、三本账”。

  目前,覆盖临汾所有行政村的宽带网络覆盖工程已经启动。移动公司先后和隰县、乡宁等地方政府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明确了通信建设、农村扶贫方向,为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记者 王小庚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