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一二全市文化事业:生机盎然 硕果累累

2013-01-24 09:39:42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郭璞)2012年,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临汾文化强市会议的安排部署,以“打基础、抓产业、出精品、保安全”为基本思路,立足实际谋发展,改革创新求突破,努力推动临汾文化科学跨越发展,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和进展。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步伐。全市2968个行政村提前实现文化活动室全覆盖。市图书馆正在紧张施工,蒲剧院综合排练大楼完成了前期手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所获批50亩土地。全市17个县(市、区)实现了“县县有两馆”的目标,其中古县文化馆、曲沃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曲沃文化馆、侯马文化馆、侯马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二级馆,另有9个县级“两馆”被评为国家三级馆;洪洞县投资9825万元的广电大楼竣工剪彩,曲沃广电大楼建设项目也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全市151个乡镇全部建成了标准化综合文化站,20户以下自然村和新通电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经启动。二是文化惠民形式多样。市直文艺院团全年送戏下乡710余场次,远远高于往年,送电影下乡35616场次,市县两级公共文化场所全部实现了免费开放。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开展了“世界读书日优秀书刊展”、“科技图书下乡”、“资源共享剧目进农村”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三是公共文化活动如火如荼。市一级举办了“和谐临汾”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消夏月活动,“靓丽汾河、魅力临汾”大型歌舞晚会。县一级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多、规模大、档次高,除原有的侯马晋国古都文化节、古县牡丹花会等大型活动外,今年又增加了永和乾坤湾旅游节、尧都区尧文化旅游节、襄汾陶寺帝尧文化旅游节,目前全市共有大型文化节庆15个。
    
    二、文化产业生机盎然。文化艺术产业方面,建立了临汾文化产品展示中心,评选出我市首批14个文化产业示范基地,7个重点文化产业带头人,12个名优文化产品,土疙瘩布艺、唐人居古典家具正在申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洪洞麦秆画、侯马蝴蝶杯、浮山剪纸、隰县山核桃工艺品等产业辐射到全省和全国部分地区,全市今年新增1个文化演艺经纪公司和14家歌舞娱乐场所;新闻出版产业方面,举办了“第四届山西霍州图书贸易洽谈会”,达成销售意向2000余个,销售额达2亿元,全市印刷企业基本淘汰了胶印印刷,CTP直接制版机增长到7台,临汾印业园区完成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厂房1.2万平方米,年产值达到6000万元,是上一年的5倍,曲沃亚华制盖有限公司获得专利20余项,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德美数码快印正式运营,成为我省第一家数码印刷企业;广播电视产业方面,全市30个电影公司、影剧院全部挂牌成立公司,面向市场经营,市电视台及多数县市广电中心都组建了广告公司和网络公司,翼城数字影院建成投入运营,洪洞数字影院基建工程基本完成,全市数字影院发展到5家。
    
    三、文艺精品硕果累累。新编蒲剧现代戏《酸枣岭》代表山西省参加了喜迎十八大优秀剧目晋京演出,新编眉户剧现代戏《雷雨》已演出7场,并参加了全省优秀剧目展演,眉户团还启用年轻演员重排经典剧目《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汾西县蒲剧现代戏《汾西锋火》进入彩排。重大赛事屡获奖项,在十六届全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中,又摘得金花1朵、银花3朵,我市大小梅花总数增加到54朵;在全省第十三届戏曲“杏花奖”比赛中,我市有7名演员和1名导演摘得大奖,市文广新局荣获组织奖;在全省第十六届“群星奖”评选活动中,我市选送的13个节目全部获得“群星奖”,襄汾《鼍鼓》、眉户《背着妈妈上大学》、翼城琴书将参加全国“群星奖”复赛。对外文化交流日益活跃,小梅花剧团的《挂画》参加了中央电视台“见证奇迹”及“中国行·山西专辑”的录播,并与河南三门峡等地建立了良好的演出合作关系,市艺校《挂画》赴台湾进行了交流演出;翼城《浑身板》、曲沃《人约黄昏后》参加全省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表演活动,双双荣获全省优秀文艺作品奖;汾西民族鼓乐艺术团参加全省首届鼓乐鼓舞精品邀请赛荣获金奖,等等。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眉户申报成功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了第三批市级非遗项目评审工作,新确定市级项目75项,目前我市国家级非遗项目达到18个,省级项目97个,市级项目232个;组织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和市邮政局联合出版一套非遗珍藏版纪念邮册;组织土疙瘩布艺等非遗项目参加了深圳文博会、山东非遗博览会、平遥非遗成果展等活动,霍州威风锣鼓和翼城花鼓分别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五、文化市场管理井然有序。相继开展了网吧、歌舞娱乐市场、动漫市场、境外卫星电视传播秩序、非法网络共享设备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共查处违法案件120余件,取缔资质不达标网吧30家,向有关部门移送黑网吧51家,依法拆除没收非法卫星接收设备105套,删除禁播曲目和有害信息150余个。开展了创建“文明诚信”文化市场活动,引导经营单位规范经营,优质服务。“扫黄打非”工作深入开展,举办了版权法律法规宣传咨询暨绿书签进校园活动,查处了非法出版物《临汾法治新闻·鉴宝》等一批重要案件。
 

责任编辑: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