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细雨润无声

2014-07-31 08:33:47 来源:临汾新闻网

冰心老人写过这样一句话:“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道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一路上穿枝拂叶的人,即使踏着荆棘,而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觉得悲凉。”每每读到这句话,总是会产生一种有爱做伴、阳光向暖的感动。

这个夏天,孔祥雨老师和顽皮男孩小罐罐之间的真情故事,让我猛然间想到了这段话,顿觉心底柔软,滋生感动。

班里来了个大闹天宫的“孙猴子”

“孙猴子”名叫刘一昆,今年10岁,乳名罐罐。在他四岁那年,父母离异,妈妈把他带回了临汾,却因工作原因无暇照顾他,罐罐多半在寄宿制幼儿园和学校度过。8岁,罐罐上了小学,他的调皮让人无法忍受,不能正常坐在课堂听讲,扰乱老师讲课,在校园里搞破坏,成了名副其实的“问题孩子”。每到一个学校,过不了几天,学校就会通知罐罐的妈妈领回孩子,整个一年级,罐罐换了五个学校,学习根本无法进行。

2012年冬天,罐罐的妈妈实在对这个调皮的儿子束手无策,无奈之下给罐罐的爸爸刘三山打电话,让他带走儿子。离开那天,罐罐没有和妈妈说一句话,毫无留恋地跟着爸爸走了,倔强而叛逆。

回到古县,刘三山让儿子到离家较近的张庄小学上学,他告诉校长孩子有些调皮,希望学校能接收。就这样,罐罐被安排到二年级班主任孔祥雨老师的班里。

第一堂课,孔老师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发现讲桌上赫然坐着这个才转来的学生,她皱了一下眉,但依旧和蔼地走到罐罐面前说:“刘一昆同学,坐到你的位置上好吗?”不料,罐罐突然朝着她的脸扇了一巴掌。这个举动让孔老师始料未及,也是她多年教学生涯中从未遇到过的状况。孔老师压住内心的火气想继续说服罐罐,罐罐却尖叫着在教室里乱蹿起来,并不停地在同学们头上乱拍。孩子们被这个无法无天的同学吓傻了,教室秩序大乱。罐罐从教室跑到校园,继续他“得意”的破坏之作,孔老师不得不和这个“异类”孩子在校园里扭作一团。

刘三山急匆匆来到学校,不停地给老师说好话,保证赔偿儿子毁坏的物件,再三请求学校留下罐罐,并承诺每天来学校监督儿子。说是监督,不过是在儿子搞破坏时和身为班主任的孔老师一起制服他。

恻隐之心留下罐罐

罐罐大闹学校一周后并未有任何收敛,其他教师纷纷向校长告状诉苦这个孩子的行为已经严重干扰了教学秩序,请求让罐罐离开,否则无法正常上课。

目睹了儿子的“劣迹”,刘三山很无奈地答应领走儿子。看着把头拧在一侧、一脸不服气的罐罐,这个男人留下了爱恨交加的泪水。

看着父亲流着泪水,儿子一脸冷漠,看着父子俩离开学校的落寞身影,孔老师禁不住潸然泪落。虽然和罐罐的“校园大战”让她精疲力竭,可是她知道那不全是孩子的过错,也有长期缺失健全家庭关爱教育的因素。在这个叛逆的外表下,隐藏着孩子一颗不安和渴求爱的心灵。孔老师记得在思想品德课上,让学生写几句自己的真心话时罐罐给她的震惊。罐罐写道:“我最希望的事情是爸爸有个家。我最喜欢的人是爸爸,我最恨的人是妈妈。”在罐罐幼小的心里,已经留下了妈妈不要他、爸爸要他的阴影,他同样害怕爸爸哪天也会不要他了。也许,正是这样的恐慌才让他不知所措,用这种捣乱破坏的方式引起大人们的注意和重视。

孔老师还清楚地记得在她的语文课上,她讲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罐罐立刻大声打断她,不屑地说:“不对,我爷爷院里的野草我连根拔起,看它怎么再长出来!”虽然他经常打断老师讲课,逆向思维进行反驳,但同时也证明他在不停地思考,头脑很聪明。这样的孩子,如果是成长在健全的家庭里并好好引导,一定会向好的方面发展,反之,每个学校都不收留他,仅靠他的父亲和爷爷,同样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抱着这样的想法,孔老师回家后和在古县一中教学的爱人高生泽商量,想把罐罐接到家中亲自教育。高老师也有着浓厚的教育情结,知道妻子是个软心肠的人,看着她泪水涟涟的样子当时就心软了,答应和她一同用爱帮助这个“问题孩子”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从此,孔老师上学放学都领着罐罐,寸步不离地守着他。在学校罐罐捣乱,为了不影响其他老师上课,她就只让罐罐上自己的课,连哄带训让他不闹,同时,不停地做同事们的工作,希望老师们多给罐罐一点关爱和宽容,教育其他学生和罐罐交朋友,一起帮助罐罐改正缺点。

回到家,她和爱人、女儿一起守着罐罐。书香之家忽然来了这么个淘气王,一家人还真有点无所适从。罐罐吃饭时从不老实,沙发被他用小刀划出了一道道口子,还拿着小刀在孔老师爱人脸上比划说要给他刮胡子。即便如此,一家人还是很耐心地陪着罐罐,从起码的日常卫生做起,每天给罐罐洗两次脚和脸,换洗两身衣服,彻底把一个“脏猴”改头换面成一个干净的孩子。一家人分工负责教罐罐学拼音、学乘法口诀。可以说,罐罐在家,他就是孔老师一家人的工作重心,直到晚上,罐罐被爸爸接走,一家人才能松口气。

点点爱心扶正倒歪的幼苗

转眼间,2013年“五一”到了,罐罐在孔老师一家人的教育和关爱下,渐渐有了转变,上课基本能够在教室坐住了。卫生、吃饭这些生活小细节也有明显好转。

儿子的这些转变,爸爸刘三山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适逢孔老师搬了家,家里宽敞了点,刘三山提出让儿子晚上也住在孔老师家,自己可以给些补助。这一次,孔老师答应了让罐罐住在自己家,却拒绝了刘三山的补助。她说:“我只想让罐罐成为一个正常的孩子,你要给补助,孩子我就不管了。”

就这样,孔老师家彻底成了罐罐的家。为了让罐罐晚上不感到孤单害怕,孔老师和爱人轮流陪着罐罐,直到罐罐适应了一个人睡觉。

为了帮助罐罐赶上落下的一、二年级课程,二女儿几乎承包了罐罐的家庭补课,而罐罐也似乎很听这个姐姐的话。孔老师的爱人高老师为了让罐罐记住26个字母,针对罐罐擅长的电脑键盘,把键盘当教材,不厌其烦一遍遍地教。为了巩固罐罐的数学,一家人常常在饭桌上出其不意地问几句乘法口诀让罐罐回答。而孔老师也把罐罐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给女儿买零食,也有罐罐的一份。

有一次,孔老师出门了,罐罐因作业没完成被老师批评了几句,扭头就走。学校不得不让孔老师爱人高老师去学校,高老师去学校找到罐罐,给他讲道理,还和老师沟通,这个举动让罐罐兴奋了好几天,上课都变得非常安静。孔老师纳闷地问他,犯了错误怎么还这么高兴?罐罐激动地说:“我特别高兴,因为伯伯去学校接我了!”那一刻,孔老师感到,罐罐终于感受到了一个健全家庭给予他的重视和温暖了。

几天前,我们来到了孔老师那个花草萦绕的小院,孔老师的二女儿正在辅导罐罐写作业。罐罐看上去还是有点吊儿郎当,却能坐下来认真回答我们的问题,问他喜欢的人是谁?他说:爸爸、爷爷、孔老师、伯伯、姐姐……我们欣慰地笑了,在罐罐的世界里,喜欢的人越来越多了。那是因为在他的身边,有了更多爱的陪伴和教育。

孔老师并不想让我们采访她,她说帮助罐罐只是源于多年教学生涯里那份对孩子的爱护情结,并没有想得到任何回报。其实我们也理解她的顾虑。一个人做好事的出发点都是一个善良的好心,也许还要承受别人的冷嘲热讽。就像有人说“当代雷锋”郭明义是个傻子一样,也有人对孔老师毫无报酬地照顾教育罐罐说三道四,说她是脑子有病,或者是有利而为等等。但我们相信,大多数善良的人们都会和我们一样,为孔老师的善举而感动。在我们的生活中,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胸襟。孔老师用爱心将这棵成长路上倒歪的幼苗扶正,让他在未来的路上迎着太阳,奔向光明!    通讯员 刘冉玲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