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2008年就开始参加合作医疗了,10元、20元、30元、60元,这每年只交几十块钱,就能报销好多,咱自己才掏不了多少钱,国家的政策就是好,入了新农合,咱农民有病也敢去医院了!”霍州市辛置镇阴底村参合农民朱爱梅拿到了21965.9万元补偿金后,逢人就夸合作医疗就是好。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以来,霍州市以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为重点,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互助共济意识,给农民带来了很大实惠,“新农合”为千万农民送来了健康的福音,被当地参保农民亲切地称作“健康保护伞”。
“新农合”暖民心
“民之所欲,政之所由”,为了缓解广大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霍州市积极争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2008年,该市被正式确定为新型农村合作试点县。
为了推动新农合的健康稳步发展,该市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精心组织,克服困难,加强管理,强化服务,全力开创新农合工作新局面,使新农合这一“解民忧、得民心、顺民意”的民生工程最大限度地惠及到广大农民群众。
该市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走遍12个乡(镇)、190多个行政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采取橱窗、板报、标语口号、明白纸等多种形式,进村入户开展宣传工作,认真听取村民的心声,广泛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知识,使惠民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进行专题宣传和重点宣传,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宣传质量,增强政策的吸引力、增强工作透明度,增强了农民自觉参加新农合的积极性。
在便民服务上,该市以人为本,实行市内各级医疗机构直补制度,并进一步完善机制,提高服务;加强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全面启用新农合信息化软件,全市新农合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现网上直补,推进信息网络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在整个新农合工作过程中,尤其是审核、报销、清单打印等环节上,使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助推全市新农合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在医疗服务监管上,该市强化督查,建立了定点医疗机构准入和退出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对违规操作、违反责任书签订内容的、服务不到位的,医疗机构要取消定点资格。坚持每日督查制度,要求住院病人必须24小时在院在床制度,坚决制止医疗机构为增加收入而拖延疗程,增加用药品种、增加检查项目、延长病人住院时间等现象,继续加大督查在院病人治疗、用药、病历书写,严格控制新农合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在公开透明上,该市完善制度,继续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设立新农合公示栏,将参合农民住院医疗费用的补偿情况,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可报费用和补偿金额,以及新农合有关政策、监督举报电话、群众意见与反馈等内容进行严格公示,每月公示一次,把建立完善新农合制度作为实施“便民廉医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扎实推进,让参合农民切实享受到实惠。
责任编辑:李甲
上一篇: 汾西县教科局:局长下乡查安全
下一篇: 保障妇幼健康 情暖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