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苏亚兵 杨全)2013年新春之际,应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之邀,翼城县北关小学少儿花鼓队30名小鼓手走进央视少儿春晚的舞台,以独具特色的艺术风味,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赢得了电视观众的欢呼与喝彩。孩子们的精彩表演不但为全国青少年送上了一份新春贺礼,更通过少儿春晚的舞台在全国观众面前展现了平阳大地的文化底蕴与魅力风采。4月9日,记者走进翼城县北关小学,一睹翼城花鼓的激昂风采。
花鼓,是我省鼓类舞蹈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鼓乐舞蹈,我市的翼城花鼓以其独特的击打方式和激越的鼓声结构成为了我省花鼓中的独特代表。2006年,翼城花鼓被列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此后,翼城县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对该非遗项目做出了抢救性的保护措施,一方面加大了保护、宣传的力度,一方面注重文化传承,在全县范围内,所有有条件的小学纷纷开设花鼓课程,一时之间,翼城花鼓响彻大地。
该县的北关小学,早在1988年就成立了少儿花鼓队,通过老艺人的代代教授,至今培养了20批队员,总人员达到了3000余人。“其实我们早在2012年新春之时,就已经登上过少儿春晚的舞台了,没有想到的是,一年之后我们又接到了央视的邀请函,希望我们的花鼓队员参加一支名叫《金蛇狂舞》的舞蹈。”北关小学少儿花鼓队的指导老师郭慧表示,《金蛇狂舞》是一支大型组舞,是整场晚会的开场舞,当时同时被邀的还有陕西的安塞腰鼓,究竟该用那支花鼓来跳主舞成了当时的一个难题。后经过央视艺术专家们的再三选择,最终选定难度系数更大,舞鼓动作更“花”的翼城花鼓来跳这支组舞中的主舞。
“演出开始后,孩子们迈着欢快的步伐,伴着激越的鼓点,摆着花样的动作博得了现场观众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我们这些指导老师为这场精彩的表演而高兴,情不自禁地想掉眼泪。”回想起几个月前的少儿春晚之行,郭慧激动地说,谁能想到这些孩子们只有12岁,他们学习花鼓的时间也只有一年,那场演出让数以亿计的观众朋友们记住了翼城花鼓的风采,记住了平阳大地的无限魅力。”
李星明是翼城县的一位民间花鼓研究者,也是翼城花鼓为数不多的传承人之一,早在北关小学成立少儿花鼓队之初,他就经常教导孩子们该如何去学习花鼓,并将自己对花鼓的研究向授课老师们倾囊相授。二十多年后,年已七旬的他,依然对花鼓执著不已,时不时会到学校中,对孩子们亲手教导一番。“李老师对花鼓的研究非常到位,他对花鼓艺术的传承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现在我们学校的几位花鼓老师都接受过他的指导,也是因为他的帮助,才让我们的少儿花鼓队有了今天这样的成绩。”该校少儿花鼓队的负责人李海山表示,因为有了这样的传承,才让翼城花鼓不至于没落下去,它会随着孩子们的继承日渐发扬出去,成为临汾大地上一颗璀璨的艺术宝珠。
时至今日,翼城县的很多小学都将花鼓作为一门重要课程,伴随着学生们学成后的开枝散叶,翼城花鼓势必会成为构建美丽临汾的一道独特风景线。而这一切离不开政府部门的保护与扶持,离不开老艺人的传承与研究,离不开群众的热爱与追求。
责任编辑:邱睿
上一篇: 天气“喜怒无常” 防感冒不容忽视
下一篇: 拯救乡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