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教育翻身仗

2013-09-19 10:02:40 来源:临汾新闻网

    金秋时节,硕果飘香,霍州教育界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今年该市3176人参加高考,达二本线以上780人;二本达线人数比去年净增315人,增幅高达68%,在临汾各县(市、区)增幅最大,创霍州高考历史新高。
    近年来,受各种社会因素影响,该市的教育教学质量处于低谷时期,一度受到广大家长学生和社会的质疑,不少家长选择外出上学。
    打赢教育翻身战成为压在该市市委、市政府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肩上沉甸甸的担子。
    如何扭转这个被动的局面?霍州市委、市政府狠下硬决心,定下硬任务;教科局长、中学校长立下军令状,拿出硬措施;广大教育工作者顶着压力,鼓足勇气,背水一战,齐心协力,打响了“均衡教育发展、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三大战役。
    夯实基础,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在硬实力方面,该市在两年时间内投资7600万元实施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2011年,市政府一次性筹集资金1407万元,争取中央资金1500余万元,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自筹资金360万元,对    全市学校的教学仪器、图书资料、文体器材、多媒体器材等装备进行配套、扩容和改造。2012年新建了大张镇中心幼儿园,改扩建了三教乡中心幼儿园,启动了职教中心建设工程。2013年,又投资新建白龙镇中心幼儿园和退沙中心幼儿园,实施实验中学东校区附属工程建设。
    与此同时,该市市委、市政府把爱心助学作为教育工程的重要节点来抓,通过爱心捐助、四类贫困家庭学生救助、贫困大学生延伸救助等方式,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上学。5年来,已累计捐助发放善款1000余万元,救助学生9000余名。
    在软件实力方面,该市一是在均衡配置师资,建立了教师及校长合理流动机制,试行了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区域内交流制度。高级、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及教学能手定期到农村学校换岗支教,农村换岗教师到城区学校任教培养。二是均衡配置生源,坚持小学就近、划片、免试和初中就近、划片、免试、分配的原则,实行阳光编班、均衡编班;并科学分配优质高中生源比例,把优质高中的招生指标下放到农村初中学校;三是促进城乡均衡,在农村教师的配备、专项培训、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倾斜,在教育教学装备配套上做到城乡一个标准,开展了城乡学校之间、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捆绑式、结对子帮扶活动,不断缩小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锤炼队伍,激发校长教师工作热情。为了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优秀校长队伍,市教科局按照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通过单位推荐、资格审查、理论测试、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等程序,选拔人才充实学校领导班子,两年来共选出32名校长、22名副校长充实到学校领导岗位。
    针对市教育局机关中层干部11年从未调整过的现状,他们对股室负责人进行了重新选任和岗位交流。2012年,招聘了200名教师,为教育系统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补发了厂矿区教师1200万元工资;落实了70名高级教师待遇;理顺了480名教师工作关系。此举大大激发了机关干部和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大力举行继续教育全员培训,每年都选派优秀教师参加班主任培训及“国培计划”,与山西师大、山西师大临汾学院合作开展了脱产培训和顶岗支教活动。采取走出去充电、请进来把脉的方式,选派优秀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到省内外的全国先进教育单位进行培训。请来教育部、省教育协会等教育界的优秀专家来霍州调研、指导、授课、讲座,有效地提高了全市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同时,该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了以“转作风、树形象、创佳绩”为主题的思想纪律作风集中整顿活动,对在编不在岗、出勤不出力、在岗不敬业、乱收费、乱办班、滥发教辅资料等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
    向管理要质量。该市教育系统开展了教育管理年活动和“夯实基础管理、落实工作责任”集中教育整顿活动,他们创造性开展了“八个结合”抓活动,夯基履职促工作,进一步规范管理,落实责任。向课改要质量。通过学习、借鉴山东杜郎口等地的模式与经验,结合霍州校情、师情、生情,不拘一格,循序渐进在全市深入开展了课堂教学改革系列活动,全市各校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动活泼的良好局面。向教研要质量。组织开展区域教研、校本教研、专题教研、举办中考研讨会、高考备考等活动,邀请专家举办讲座,安排教研员包联学校,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良好基础。向常规教学要质量。领导班子和机关股室人员经常下乡检查教学常规工作,全市各校狠抓备、讲、批、辅等教学常规,业务校长每月召开一次教研工作例会,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向检测要质量。采取蹲点巡视、推磨监考、集中评卷、定点登分的方式,对中小学进行严格的期中期末质量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认真分析,有力指导了全市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该市教育系统形成了校校抓质量、人人抓教学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全市高考成绩的跨越。通讯员朱文平  张军华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