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月31日,本网小记者团走进临汾市气象局,了解变化万千的气象。小记者们通过观察和采访,写下自己的第一篇新闻稿。
难忘的探秘之旅
解放二校四(3)班 郝彦博
每天都能看到天气预报,在我的世界里它是那么新奇、神秘,一直以来我特别想知道天气预报到底是如何播报的?这不,终于有了这个难得的机会,我顾不上被凛冽的寒风吹得生疼的脸,和所有小记者们一起来到气象站,开始了我们的探秘之旅。
在气象站我们看到了很多科学仪器,工作人员为我们做了详细的讲解,我们知道了它们的作用,知道了工作人员要经过辛苦观察、测量,再利用科学仪器得出的数据来预报天气。更让我大开眼界的是在寒冷干旱的冬天,只要天上有“冷云“,工作人员就能通过发射装置将干冰碎粒撒到温度为零下20度的冷云顶部,实行人工降雪……
不知不觉已到了中午,我们即将结束探秘旅行,通过几个小时的参观和了解,让我感受到了科学的严谨与魅力,更为我今后的学习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这些收获将让我大大受益。
气象知识乐分享
时代风华学校四(1)班 郭治江
1月31日,我参观了气象站后,觉得非常有趣,所以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从中学到了预报天气的方式,还学到了怎么去了解各种各样的天气,里面有晴、晴到多云、多云、阴、小雨、中雨、大雨……我认识的各种天气现象。
我们还知道了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怎样形成的,见到了PC-1500的计算机和激光打印机、气候系统的能量平衡,还有气象信息服务。
我通过今天的学习,学会了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小记者,以后我还要通过学习来丰富我的知识。
测量工具真不少
时代风华学校三(8)班 郭明萱
1月31日,我们去参观了气象站,自从接到通知后,我就很期待。
我们在孙老师的带领下,排成了整齐的队伍,大家都兴高采烈地东张西望,急切地想进入展厅。
首先,我们参观的是地温计、风向塔和雨量桶。地温计的那一块地面上没有一丝痕迹,孙老师说:千万不能踏入哦!”接着他给我们介绍了风向塔:风向塔的一端用铁丝绑着3个小球,那是用来测风速的,另一端有一个小铁片是用来测风向的。”介绍完风向塔,孙老师指着旁边的两个圆柱形桶说:这是雨量桶,一个是人工的,一个是自动的,自动的能将收集到的数据直接传到观测站里,而人工的则需要把盖子打开,把里面的水倒出来量一量。”
孙老师还带着我们看了人工增雪的设备,还有增雪炮弹,气象站阿姨给我们形象地讲述了它的作用,我们听得细致又认真,把这些知识牢牢地记在了脑子里,后来我们还参观了百叶箱……
中午参观结束了,今天的收获可真不少,使我懂得了许多关于气象的知识。
大自然太奇妙了
时代风华学校三(10)班 席少昌
2015年1月31日,我们小记者参观了气象站,知道了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了解了在什么天气情况下才能人工增雨、增雪,同时还清楚了代表不同天气的各种符号和冰雹是怎么形成的。
原来太阳公公也有喜怒哀乐,高兴时晴空万里,艳阳高照;生气时,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
这次活动让我了解了有关气象的小知识,帮我揭开了天气的神秘面纱,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平时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长大后造福社会
解放路第二小学四(6)班 王澜
1月31日,爸爸开着车把我送到气象站。我们领了马甲、帽子、小记者证,就开始了参观。天气预报是如何播放的呢?那么就由我来简单地说一下吧。
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气象站工作人员再根据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结论。
我在气象站学到了很多气象知识,让我回味无穷。我感受最深的是学到了一个原理,就是水受热会变成水汽,云里的水汽受冷会变成小水滴。
长大以后我也要用我所学的科学知识来为社会造福。
人工增雪奥妙多
时代风华学校四(1)班 孙祺敏
科学技术在发展,天气已经不再神秘莫测、难以捉摸,人们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经能够较准确地预报两周内的天气了。可是天气变化是怎样观测出来的呢?今天我作为临汾晚报的小记者去参观了气象站,首先我们先去参观了风向标、风速仪。风向标用来测风往哪里吹,风速仪是用来测风的大小。
然后又参观了百叶箱。百叶箱里有四根温度计,分别是空气温度计、湿度温度计、高温温度计和低温温度计。可是百叶箱为什么是白色的呢?气象站的叔叔说,因为白色可以将紫外线的辐射和地面的辐射给反射回去,不让温度变得不正常。
哦!原来是这样啊。而雨量计是用来量下雨的水量。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人工增雪机,知道了天上的水汽要变成雨雪降下来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必须有一定的水汽饱和度(主要与温度有关),另一个是必须有凝结核。人工增雪首先天空必须有云,没有云就像巧妇难做无米之炊一样,下不了雪。在0℃以下的冷云里,既有水汽凝结的小水滴,也有水汽凝华的小雪晶。但它们都很小、很轻,倘若不存在继续生长的条件,它们只能像烟雾尘埃一样悬浮在空中,很难落下来。我们在冬天经常能看到大块大块的云,就是不见雪花飘下来,是因为组成这些云的雪晶太小,克服不了空气的浮力,降水能力很差。如果在云层里喷洒一些微粒物质,促进雪晶增长到能够克服空气的浮力时就能降落下来,这就是人工增雪。
最后我们参观了与气象有关的展览,这次实践活动,真让我增长了不少知识。
气象预报很神奇
解放二校四(3)班 何恋文
盼望已久的小记者活动终于开始了。
1月31日,天气很冷还刮起了西北风,但这阻挡不了我们急切兴奋的心情。我们准时集合,排队进入气象站开始了气象之旅。
首先我看见了一个大的人工增雪器,听了工作人员的讲解,我知道了人工增雪器的作用。
然后老师带我们了解了天气变化是怎么预报的。气象站的叔叔阿姨工作都非常辛苦。接着老师带我们去看地下室气象科普展览,我看到了一些以前观察天气的工具。
最后老师带我们去看了室外的测量工具,有测量地下温度的工具,还有百叶箱、风向标等等。
我觉得气象站很有趣,也很神奇,让我知道了一些知识,我希望下一次的小记者活动快快来临。
短短半天 学到不少
解放三校四(3)班 衡志铮
2015年1月31日,我同伙伴们一起来到气象站参观。
由于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所以老师们先给大家分队领取衣帽,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样激动、兴奋,我们的服装太耀眼了,大红一片好喜庆。好了,开始今天的活动。
老师给我们讲解了许多关于气象和天气的知识。原来天气预报是那些叔叔阿姨们利用电脑、人工计算等各种渠道采集的数据算出来的呀!我以前只知道天气预报是气象预报员报出来的,从不知道其中还有这么复杂的程序。
短短半天,学到的东西还真不少。
今天真开心。
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
解放路三校三(1)班 王紫谦
星期六,在张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气象站,刚一到气象局门前,我们便被特有的景象吸引住了。
我们首先参观了百叶箱。经过气象讲解员阿姨的讲解,我们了解了百叶箱能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保护仪器免受强风、雨、雪季的影响,并使仪器感应部分有适当的通风,能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的湿度的变化来测量温度,随后我们来到气象局一楼了解气象台的历史,最让我影响深刻的是张衡所发明的地震仪,因为古代人都可以发明出这么神奇的仪器简直让人惊叹不已,紧接着我们到三楼参观了如何预报天气,最后我们还参观了人工影响天气的高炮,让我明白了如何人工降雪降雨。参观结束后,我知道了气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也让我学到了许多气象方面的知识等等,现在的空气受到污染变得越来越差所以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从我做起。
自然奥妙 无穷无尽
时代风华学校三(8)班 田书鸣
1月31日是星期六,我早早地起了床,因为我要以小记者的身份参加活动了!是我期待已久的气象站参观。早八点十分,我和爸爸来到气象局。里面已经是人山人海,热情的工作人员接待了我们。
叔叔阿姨给我们发了小记者的衣服和帽子,我很喜欢这个装扮,神气!然后我们开始参观。首先,是院子里的仪器,有观察雪的、有观察雨的、还有观察太阳的。其他还有测降水量的、测地表和地下不同深度的温度的。之后,我们去了三楼电脑室,一位叔叔告诉我们,气象的数据大多来自高空观测站和地面观测站,而高空观测站的数据几乎全部是通过气象卫星来取集的。我们一边听着叔叔精彩的讲解,一边好奇地观察着这些仪器。我心想:大自然的奥妙真是无穷无尽啊!
参观完后叔叔阿姨们给我们发记者证,我兴奋极了!我终于成为一名小记者啦。
这次的参观使我知道了许许多多气象知识,了解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我要好好学习,将来用我学到的知识,来保护我们的环境!
走进气象站 圆我记者梦
临汾市第二小学六(1)班 王铖智
我很荣幸在《临汾晚报》招募小记者时成为了他们其中的一员,1月31日,临汾晚报》为我们举办了首次活动——走进气象局。在收到通知后我提前几天就做好充分的准备,从网上查了相关气象资料,还列了提纲,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这一天。带着新奇和求知的心情迎接我的小记者梦。
早上,吃完早饭后,妈妈送我来到临汾市气象局。到了那里,看见了好多叔叔阿姨和小伙伴们,还有接待我们的老师。跟着队伍来到大厅,老师为我们发了专用的红马夹、红帽子、佩戴了属于我们的记者证,同学们已经站好队,我成为一组的小队长。
在梁老师和高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去了地下室,一进门就被惊呆了,那里有各种各样的测量仪器:有风向测速仪、有大大小小的计算机,还有各种各样的天气图像画,随着气象老师精彩的讲解,我的笔也在本上飞快地记录着,也许是在好奇心驱使下,这时有同学向气象老师提了一个问题“雨是如何形成的?”气象老师告诉那位同学:江、河、湖、海受到太阳照射,水就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又变成了小水滴,最后变成云。组成云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受到下边气流的顶托,上升的气流也在不断把水汽从下面输送到云里来。云里的小水滴,小冰晶在运动中相互碰撞,体积会增大。最后以水的形式降落。答案让那位同学恍然大悟。
随后,梁老师又领我们走出了地下室,来到野外实地测验的地方,那里才是各种仪器发挥的地方,各个仪器的作用真是让小伙伴们目瞪口呆,经过气象老师的解说和小伙伴们的提问,我们学到了许多气象机器的常识,同时也学会了机械操作方法,比如雨量计是放一定水,每过段时间来看看蒸发量,算出天气资料等等……
之后,我们又看到了一个无比新奇的东西——火箭筒:它是用来把放足充满药量的炮弹发射,使它飞到云层中实现人工增雪。据说这个炮弹分为三大部分:第三部分(最底下的那层)充满了火药,可以使炮弹一飞冲天呢。第二部分(中间那层)也是最重要的一层,能不能人工增雪都要看它。第一部分(最上面的)在药剂喷洒后发生爆炸,使更多的云层受到滋养,最后缓缓地落下。
最后登场的当然是本次的主角啊。我们怀着高兴与好奇的心情和一大堆的问题来到了操纵室,刚刚进去,忽然有个东西映入我们的眼帘,就是大屏幕上的幻灯片,梁老师还告诉我们只要用心看,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而屏幕上的图片和文字是那样的调皮,一会来到这儿,一会又没了踪影,好生抓住了我们的眼球,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很多的知识,至于疑惑也在和气象局叔叔的交流中明白了。
活动很快落下了帷幕。但是,经过这一次的实践活动,我受益匪浅,同时也有许多的意外收获,并领悟了一个道理: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科学,而科学中的一切是那样迷离扑朔,只要你仔细观察和有一颗充满童趣和好奇的心,一切都无法阻挡你前进。
参与活动 贡献力量
解放路小学四(7)班 李泽凯
1月31日,我参加了由《临汾晚报》组织的小记者团参观气象局的活动。
这次活动,让我知道了世界气象日是每年的2月10日,人工增雨雪是怎么回事和天气预报怎样播报我觉得自己懂得太少了,只有好好学习才能了解到更多的知识。
最后,我很荣幸作为一名小记者参加这次活动,希望《临汾晚报》多多组织这样有意义的活动,作为《临汾晚报》的小记者将来能够贡献一份力量。
学习知识 探索世界
时代风华学校三(8)班 王乃卉
1月31日是星期六,我作为《临汾晚报》的一名小记者,和爸爸一起去参观气象站。
到了气象站,一位老师带我们进去参观。我们了解了人工降雪、天气变化等知识,有些同学在本子上写,有些同学用手机照相,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通过今天的参观,使我获得了许多科学知识,大千世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我一定要多多学习科学知识,去探索那神奇的大千世界。
乐于求知 懂得感恩
时代风华学校三(10)班 向慧茹
1月31日,我来到临汾市气象站参观,让我记忆最深刻的要数人工增雨,他们拿着长约五十厘米的火箭弹,用火箭发射器把它们发射到云层,把原来10%的降雨量增加到12%的降雨量。
我从这次参观中学到了许多书本里学不到的知识,让我努力学习的信念更加坚定。这次参观后,我回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看来我很喜欢这样的活动。
我能和同学们一起参观,感谢所有老师辛勤的付出和爸爸妈妈的支持,谢谢所有老师;谢谢爱我的人们。
仔细观察 勇于探索
解放三校三(1)班 贾梦娇
一说到气象站,大家肯定会有很多疑问。如:气象台是怎样预报天气的?大气层有多厚之类的问题,1月31日,通过参观气象站,我知道了这些问题的答案。
“透光高积云”是什么呢?云块的颜色从洁白到深灰都有,厚度也不同,同一云层各部分也可能有些差别,云层中个体明显,一般排列相当规则,但是各部分透明度不同的云缝中间可见青天,即使没有云缝,云层薄的部分,也比较明亮。
“淡积云”是什么呢?扁平的积云,垂直发展不盛,水平宽度大于垂直厚度,在阳光下呈白色,厚的云块部有淡影,晴天常见。
有关气象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这需要我们仔细观察,勇于探索,相信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责任编辑:秦芳媛
上一篇: 年夜饭,你打算在哪吃?
下一篇: 汾西、霍州的特色小吃——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