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观看传统项目“推娘娘”
5月5日晚,尧都区刘村镇泊庄村首届百姓舞台文化艺术节拉开帷幕。6日(农历三月十八),该村文化艺术节活动达到高潮,十里八乡的村民都来观看传统项目“推(当地人读‘cui’)娘娘”。
该村村委会主任告诉记者:将舞台还给百姓,让村民自娱自乐,让村民也有展示才艺的机会,是本村文化节的主题。”当天,村里的大舞台前早早坐满了群众,为更好地照顾老年人,村里专门设立80岁以上的老人座椅,年轻人自觉维护秩序。市、区老年体协听说村里有文化活动也前来助兴,杨氏太极拳协会精彩的表演,赢得了村民们一致称赞。
“文明乡村树文明,百姓舞台唱百姓”,在该村大舞台两侧的对联格外亲切醒目。6日16时许,一尊泥塑娘娘在8个年轻人的簇拥下来到大戏台前,人们自觉地让开通道,娘娘放在了划好线的位置,传统节目“推娘娘”准备就绪。只见8个壮年面对面抬起了端坐的娘娘,当预备声喊出,前边两个迅速下蹲,后边两个前腿弓,后腿蹬。当锣声响起,双方开始发力,当一方将另一方推过规定的划线即为胜,与拔河比赛相似。比赛采取3局2胜。3个回合下来,体力强壮的年轻人也是气喘吁吁。巾帼不让须眉,妇女“推娘娘”也格外精彩。
对于“推娘娘”活动,村民除了认为热闹好玩以外,还认为是强身健体的一项体育活动。而对于“推娘娘”的传说却有不同的版本。有说娘娘是仙洞沟尧王妻子鹿仙女的侍女,有说是尧帝时代河南汤阴县赵阁庄人,但相同是名字都叫吴来仙。她的娘家是马站村。
据村里的一位耄耋老人讲述,吴来仙5岁时因家乡连年灾荒,于是背井离乡,沿途乞讨来到马站村被一位古稀老人收养。养父发现她经常采集百草,给久婚不育的乡邻治病却不收分文。当她18岁嫁到泊庄吴府后,仍然行医百姓,惠及一方,受到乡亲们的褒奖。25岁时,玉皇大帝与四大天王云游到此,赐其成仙。看到她能给百姓治不孕不育便封她为子孙娘娘。吴来仙去逝后,方圆百里的百姓为纪念她的功德,遂为其建立了庙宇并塑像,供奉为菩萨。随后周边的乡民便前来许愿求子,久而久之便有了三月十八的庙会,也成为当地很有特色的民俗活动。
传说,吴来仙生日是农历三月十八。马站村人为表达对她的怀念,每年农历三月十三要敲锣打鼓将她迎回村里小住几天。到三月十七日,泊庄人以隆重的仪式从马站村将她接回村中的娘娘庙。
三月十八这一天,许愿求子应验的家庭,当孩子长到12岁时,要制作“一座桥”到庙中给娘娘披红挂彩,还要将“桥”挂在庙院内。
参加“推娘娘”活动的村子和人,大多是以泊庄为中心,涉及马站、沙桥、涧头、孔家庄、青城等10余个村庄。村委会主任介绍,由于今年将舞台、红火热闹交给村民和附近的老百姓,所以也欢迎戏曲爱好者、体育爱好者到泊庄舞台登台亮相,展示才艺。
文/图记者 王隰斌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