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都区霞光艺术团举办建党94周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文艺演出

2015-07-15 09:24:22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7月13日晚,在市区九州广场的的文化消夏活动是尧都区老年大学霞光艺术团的主场,他们将举办一场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的庆祝建党94周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专场文艺演出。

    接近19∶00,前来广场消凉纳暑的市民渐渐增多。家住尧都区沙乔村的刘月星和李天昌老人早早吃过晚饭,带着凳子,相约来观看表演。由于上了年纪,听力下降,两位老人选择在看台正中央第一排的位置坐下,“你看,那边贴着每天的演出安排,每天有啥表演我们都知道,不过呀,我还是喜欢戏曲、电影、经典老歌这些节目。”顺着77岁的李天昌老人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不少人围在一块活动日程安排牌下仔细研读。

    演出正式开始前记者发现,一个背部略弯的身影不停穿梭在舞台和后台之间,经打听知道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就是尧都区老年大学霞光艺术团的团长魏妙珍。魏妙珍告诉记者:“今年,我们霞光艺术团将举办多场庆祝建党94周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文艺演出,为此,从今年3月份开始,我们就开始着手准备,从曲目的选择到动作的编排,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今天选送的节目只占我们平时排练好的节目的三分之一。”这支平均年龄65岁的艺术团从去年9月份成立后,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人数就从45人发展到了200多人,表演涵盖声乐、乐器、舞蹈三大类。

    在后台的演员休息区,记者无意中发现一位熟悉面孔,之前的旗袍模特秀专场模特、56岁的田萍。再次见到记者,田萍很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年的消夏月活动她有三场演出,“今天的演出是舞蹈,与旗袍秀的温婉优雅不同,舞蹈的运动量很大,像《游击队之歌》曲调轻快流畅,动作必须要活泼有力才能表现出游击队战士们巧妙灵活地与敌人周旋,伺机消灭敌人的典型形象。”下台后,田萍与舞伴们顾不上休息,赶忙跑到后台换下一支舞蹈的服装。

    “耄耋之年找乐趣,喜将二胡来学习;老师指教心开窍,琴友齐练受鼓励。乐理简谱是第一,弓法指法要熟记;手脑反应显缓慢,勤学苦练不泄气。多学多练增兴趣,拉奏技巧求进取;不论水平低或高,只求愉悦强身体。”这是82岁的王子威老人参加二胡班学习的心得体会。舞台上,他一板一眼地认真表演,下台后,他自称学生,很谨慎地从琴盒中拿出这首诗,一字一句地读给记者听。自今年加入老年大学春季班学习以来,他能熟练地掌握《大刀进行曲》《战马奔腾》《游击队之歌》等8首曲子。老人说,这是他退休以来第一次登台表演,脸上打了粉底和腮红让他的脸色白皙红润了不少。

    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听力弱化,手指不灵活,反应迟缓,这些都是老年人学习乐器演奏的障碍,这就需要老师有更多的耐心细心。刚刚从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退休的李全印老师是霞光艺术团二胡班的指导老师,而在退休之前,李老师一直利用业余时间在老年大学义务授课,“像对待小孩子一样,从最简单最启蒙的开始,一个音符、一字、一句地教,每节课都要挨个定弦,一定要等他们慢慢来,让他们在自娱自乐的同时能通过二胡学习强心健脑,提高生活质量。”尽管教授的学生是老年人,李老师仍然给他们制作了教材,每一阶段都有学习进度安排。

    《在太行山上》《南湖的船党的摇篮》《咏梅》《保卫黄河》……演出中,歌曲高潮时不时有观众放声和唱,一首首耳熟能详的经典老歌带着大家穿梭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李卫红)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