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修复“两楼” 万安添新景

2015-11-17 14:32:16 来源:临汾新闻网

修复“两楼” 万安添新景

玉皇楼 魁星楼1985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临汾新闻网讯 11月15日,洪洞龙马乡、万安镇十里八乡的村民、锣鼓队从四面八方来到万安镇韩家庄,祝贺玉皇楼、魁星楼竣工。该村学校的武术队员向父老乡亲表演了传统的洪洞通背拳。

韩家庄村锣鼓队正在表演节目

修复前的玉皇楼

    据了解,修复玉皇楼和魁星楼的工程是由富有数十年古建筑经验的隰县古建公司和山西省古建公司承担,工程本着古朴的原则,增加文化内涵,促进传统文化建设,开发旅游,走出了一条农耕文明与旅游结合的新路子。

    漫步韩家庄村,很容易看到路边散落的石鼓、石墩、石磨盘,古民居门楼上精美的木雕和旮旯里码放的碑刻……在这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村落,高高的玉皇楼、魁星楼是一道古朴而独特的风景。

    玉皇楼位于韩家庄村东口,门前树立着两块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修复该楼与通桥的石碑。知晓韩家庄历史的村民介绍,玉皇楼始建年代待考证,在明末战火中烧毁,到了乾隆年间,十里八乡的有钱的出钱,有物的出物,到乾隆三十七年方才修复。这两块碑记载的就是相关的内容。

    石碑还记载了涧河架桥变通途的事。抗日战争时期,该楼被日本鬼子的炮弹击中。虽然此楼在1985年与魁星楼一道曾被洪洞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修复前的玉皇楼与魁星楼都已破烂不堪。而位于韩家庄村东南麦地里的魁星楼,创建年代也无人能说清楚。

    据文物部门考察,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魁星楼占地面积107平方米,为砖木结构的楼阁式建筑,通高10.6米,砖砌而成的方形高台高约4米,周围设有女儿墙,北侧设有月亮门。村民介绍,门下原有踏道,可由踏道登魁星楼,现已不存,但仍可从方形台的墙壁上看到修复后的魁星楼踏道留下的印迹。

    参加修复庆典的县文物旅游部门对该村自筹民间资金修复玉皇楼、魁星楼给予高度赞扬,希望各村充分挖掘本村文化,发展洪洞旅游事业。

    文/图记者 王隰斌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