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乱象:天价早教鱼龙混杂 制度空白监管缺失

2015-12-01 11:31:34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一节不到45分钟的课收费却要几十元至百余元不等,一些家长们所谓的“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让早教这一行业越来越火,而且还有一些儿童教育机构所安排的课程,要求很多家长必须一次性花费上万元,来购买一年的课程,面对我市良莠不齐的早教机构,11月28日,记者对这一行业乱象进行了调查。
    早教市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通过走访调查,记者发现,我市早教市场尚属于鱼龙混杂的状态,很多所谓的“早教机构”并非专一经营早教。解放东路某小区内,一家经营育婴产品的店面,自成规模,里面包含婴儿洗浴等一系列项目,于是乎就自立牌子,美其名曰“XXX早教机构”,像这种顺带做早教的机构,相对而言费用要比那些专门的机构低一些,但是一节课将近百元的费用依然让普通家庭难以承受。
    曾经做过早教工作的李女士告诉记者,早教是指0-6岁学前儿童的早期教育,主要是为了开发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性格。如果想让早教达到一定的效果,最好由家长陪同,和孩子一起上课,而且课程间断不能超过一周,每周的总课时最好不要超过10节,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具体选择,没有必要只选贵的。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型的早教对孩子成长而言几乎起不到作用。有些早教机构为了吸引家长,前期会告诉家长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孩子上课,一次性收取整年或者整个阶段的费用,根本不管家长上课与否,也不会关注这样的教育方式到底对孩子起不起作用。有些人为了赚钱,打国际路线或者是挂羊头卖狗肉,甚至连早教器材都不完善。”李女士透露道。
    家长观点:褒贬不一很难定论
    家住贡院街的郭女士,孩子今年不到两岁,提起早教郭女士可谓是爱恨交加。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今年年初,在朋友的鼓动下,她给孩子报了早教班。“一共90节课,1.2万元,必须一次性付清,可自由选择带孩子上课。”现在大半年的时间已经过去,郭女士虽然还看不出孩子的进步和好处,但她觉得还是有好处的。
    对于上早教,郭女士的丈夫持反对意见。胡先生生气地说:我觉得她就像着了魔,花那么多钱,一周也就上两节课,这大半年都过去了才上了40节课,有那些钱还不如自己多给孩子买一些开发潜能的玩具或者是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多陪陪孩子呢!”面对平均每节课130多元的费用,不止胡先生提出了质疑。郭女士的好友李女士对此也表示反对:我认为现在孩子还太小,没有必要花那么多钱去上早教,如果孩子真的在性格或者是心理某方面有问题的话,可以到正规的机构去做引导。”
    专业人士:盲目报班适得其反
    “早教对于孩子来讲固然有好处,但是也不可以去盲目地报班,更不可以只选贵的不选对的。”一直从事早期教育工作的康女士表示,很多早教机构为了赚钱,抓住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会向家长极力推荐各种课程,根本不管孩子的具体情况,以至于孩子小小年龄就开始了超负荷的学习。”
    康女士告诉记者,一般早教课程都会分类,例如感统教育、亲子教育、音乐教育等。但绝大部分的早教都不是为了让孩子去学东西,而是通过一些引导去开发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的兴趣。“如果盲目的报班,急于求成,很有可能让孩子小小年纪就会产生厌学心理。另外,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孩子相对适龄儿童而言身体不太协调,可以让孩子适当地参加一些感统方面的训练。如果孩子性格比较孤僻的话,可以让孩子多参加亲子互动,培养兴趣。不管是哪种情况,想让孩子健康成长,最主要的还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多一些家长的陪伴,让孩子从小就能培养一个良好的性格。”康女士如是说。
    教育部门:制度空白管理空缺
    随后,记者在我市教育局相关科室了解到,目前我市早期教育监管尚属空白,而且从全国来说,早教机构都没有相关的约束文件。现阶段,我市早期教育呈现出一个百花齐放的局面,有培训机构辐射早教课程的,也有婴幼店开发的早教项目,还有幼儿园开设的早教班。
    现在的早教机构常常是以营利为目的,许多早教机构会存在过度教育的局面。在临汾这些早教机构中,课程设置、收费价格、师资门槛、教学用书用具均不统一,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一个没有标准可循,没有约束的行业难免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针对这一问题,我市教育部门正与有关部门协调,希望我们的孩子在早教机构中快乐成长,而不是家长的盲目攀比。
记者 郭秀婷 杨杰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