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教育局:3.17亿元下达资金推进教育再上新台阶

2016-01-14 10:16:37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郭璞)  2015年市教育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大局为己任,以转型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扎实推进、狠抓落实,继续推动临汾教育事业跨上一个新台阶。

  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上来,多项工作均取得阶段性进展。

  落实惠民政策,各项资金足额拨付到位。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费,共下达资金3.17亿元。下达城市免学杂费资金1929.95万元,受助学生71364人,有29988名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制学生得到了各级政府提供的生活补贴3458.94万元。中职生资助工作力度加大,有4915名学生享受到了国家助学金,共计891.4万元,中职免学费已全覆盖。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3770.2万元,受助人数18851名。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体提升义务教育实施水平。主要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力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县认定工作。我市分别对2015年申报均衡验收的蒲县、霍州、翼城、古县、吉县进行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市级复核,对各县工作进行了认真的对照、复查及指导。随后,省政府教育督导办再派省级专家进行了省级督导评估,五县各项验收指标均达到85%以上的规定要求。二是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将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全市普通优质高中招生计划共计11850人,指标到校招生计划7703人,占招生计划的65%。第一次招生录取完成5445人,首次完成率达到70.69%。经二次调整指标到校计划择优录取完成率为100%。三是开展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据统计,秋季开学前,各县(市、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比例均达到了10%以上。全市符合交流条件校长306人,已交流校长75人,占校长应交流比例24.50%;全市符合交流条件教师12788人,已交流教师1477人,占教师应交流比例11.55%。其中骨干校长、教师交流人数340人,占21.90%;城镇和优质学校校长、教师交流人数358人,占23.07%。

  以公办幼儿园建设为龙头,努力提高学前教育的普惠程度。加快公办标准化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建设,截至目前,投入改造资金14780万元,完成28所新(改、扩)建标准化公办幼儿园和36所农村幼儿园规划建设面积82956.32平方米。继续清理整顿无证园。2014年5月、10月,2015年5月,市局连续3次对全市所有无证幼儿园进行清理整顿,使全市民办园由1245所减少为794所。

  多渠道抓业务能力,教师队伍素质持续提高。一方面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3月份对全年的继续教育远程培训进行了安排部署,截至目前共有30131名中小学幼儿教师参加了全员远程培训。另一方面继续实施国培计划。2015年的国培项目分4个大项、35个子项,共有6441名中小学幼儿教师参训,圆满完成了省定任务。全市教育系统继续开展培养和选拔“名师、名校、名校长”活动,共选拔出“名师”149人,“名校”16所,“名校长”15人。

  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持续攀升。一方面全方位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分类要求、精心实施。2015年11月6日在襄汾召开了全市高中课改和管理现场交流会,17个县(市、区)66所高中学校参加了会议。通过走进课堂、查看资料等方式,学习襄汾中学“严格管理、攻心励志、深化课改、确保安全”的四位一体管理模式和“问题导学,综改转型”的课改新路径。另一方面狠抓教师培训。通过努力,我市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15年参加高考16189人,比2011年增加了5492名,达线率比2011年提升了11.85个百分点。

  加强学校安全能力建设,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全年先后开展了春季“安全排查月”活动、学校安全专项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安全大检查等,对学校食堂食品卫生、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饮用水、校舍、锅炉、周边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拉网式排查,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均按照“五落实”要求进行了整改。继续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共创建省级平安校园5所,市级平安校园45所。

  着力抓好教育行风建设。2015年6月,由纪检部门牵头,有关科室配合,圆满完成了省厅组织的全省中小学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对学前教育“入园难”、义务教育“择校热”、高中教育“抢生源”、滥发中小学校教辅材料、中小学补课乱收费、违反师德师风、学校工程建设7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督查,共查处案件11起,查处退还钱款总额306余万元,处理相关责任人15人。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