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APP 使用需理性

2016-02-16 10:41:27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在互联网时代,“有问题找百度”已经成为年轻人不言而喻的共识。打开手机,安装的软件也不再限于社交和游戏,购物、健身、读书看报等各类APP逐渐登上手机热门软件下载排行榜,借助手机APP育儿也成为新的潮流。

  科学孕育好帮手

  “结婚后同事就向我推荐了这款软件,真是帮了我不少忙。”王莹是位准妈妈,打开她的手机,记者看到一款名为“怀孕管家”的APP,她告诉记者,这款软件已经伴随了她将近一年的时间。

  “备孕时就下载了,当时什么都不懂,不知道该如何调理身体。后来同事就让我下载这款软件。”王莹告诉记者,备孕期软件每天推送的内容大部分是饮食,从蔬菜到水果,每种食物所含营养成分都有详细说明,该吃什么保健品也有明确提示。怀孕后,王莹在软件上修改了资料,APP就调整为孕育模式了。

  后来,王莹又下载了“宝宝树”和“拇指妈咪”,“上面都有权威、使用的孕育知识,妈妈们怀孕各个阶段遇到的问题在这上面都有详细的解答。”所以,每次身体出现不适,王莹都习惯性第一时间上育儿软件找答案。更多的时候因为每天都有关注,她已经提前了解到孕期各个阶段会具体遇到哪些问题,待问题真的出现时,她已经能够沉着应对。“以前总觉得生孩子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看了那么多生产日记,知道生孩子具体是怎样一个过程,去医院应该准备什么东西,应该怎样配合医生。这么多妈妈分享自己的生产经历,给了我很大的信心。”王莹说,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实用的育儿软件,她才能安心无忧地享受孕期。

  开启智能育儿时代

    相对于传统的育儿方式,现在的年轻父母更倡导的是科学化的育儿方式。著名儿科医生崔玉涛及其团队创建的“育学园”就是一款深受新手父母青睐的育儿软件。用户在记录宝宝的发育、饮食、睡眠、排便、不适等情况的同时,育学园系统就会按照每个宝宝的发育特点同步提供个性化专业的育儿指导和健康建议。妈妈们通过软件里介绍的资讯来逐渐渗透到自己和孩子的日常生活,开启了智能化科学育儿时代。

  每个新手妈妈在面对新生儿时都是茫然的:孩子应该多久吃一次奶,孩子一天睡多久才能睡眠充足,排便是否正常……种种问题摆在眼前,让新手妈妈不知所措。“没养孩子前,我的育儿知识是白纸一张,所以我怀孕的时候就买了育儿书籍,但是上面的知识很有限,而且要把书上的内容提前全部记住,也不现实。等真正遇到问题,相当于纸上谈兵。”王女士的儿子金豆现在已经九个多月了,身为教师,王女士十分注重科学的育儿方式,“好在我偶然在崔玉涛的微博上看到他推荐‘育学园’,我便马上下载了。”王女士告诉记者,崔玉涛是我国知名儿科医生,他创建的育儿软件,一定权威又科学。

  打开这款软件,记者看到界面上有崔医生语音、今日知识、今日任务和适合9-10个月宝宝知识手册,“知识很全面,每天都会针对不同月龄的孩子推送内容。”王女士告诉记者,这款育儿软件让她对自己照顾孩子十分有信心,“每个阶段宝宝的饮食健康、生活起居、食谱推荐等内容都很丰富,分类细致明确,实用性十分强大。”在王女士看来,科学育儿不是说妈妈们掌握一大堆育儿知识就够了,而是要把这些知识真正渗透到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育儿软件每天推送的方式,让妈妈们执行起来更加便捷了。“除了能随时随地查询育儿知识外,育儿软件还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孩子如果有突发状况,可以在APP上提问,其他有过类似问题的妈妈们会热心回复。”王女士十分感慨,“这款软件见证了儿子的成长,我也不再手足无措,而是可以淡定面对一切育儿问题了。”

  理性看待APP育儿经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年轻妈妈的手机中至少有两到三款育儿软件,不同的育儿软件面对孩子成长期间的问题也会有不同的指导建议。

  “就拿训练孩子定时排尿这个问题来说,有的软件建议三个月后就可以执行,而有的软件则十分反对训练孩子定时排尿。我也不知道哪个说法是正确的。”就这样纠结着,任女士的儿子已经十个月了。“所以养育孩子不能完全依赖手机育儿软件,特别是在疾病方面更要小心,不能轻易使用育儿软件中治疗疾病的方法,否则很容易耽误孩子的病情导致严重的后果。”任女士告诉记者,作为家长,应该有足够的判断力,而不应完全相信育儿软件中的知识。

  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因此,一些妈妈表示,新手妈妈们育儿不能完全靠手机软件。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在育儿方面,没有绝对的参考标准。同样的育儿经验,在这个孩子身上适用,在其他孩子身上不一定见效,特别是教育和习惯养成方面,不能千篇一律,而是应顺应孩子自身的特点。其实,一个有爱和耐心的妈妈,都可以在育儿过程中慢慢掌握规律,找到适合自己宝宝的方法,养育出一个健康的宝宝。记者 荀丹薇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