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今年寒假,我市各小学按照市少工委的要求,组织学生开展了“手拉手送温暖”制作手工民俗年画”“参加公益性冬令营”我与运动交朋友”等活动,通过参加一系列主题活动,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开拓了视野,还结识了朋友,大大地丰富了他们的寒假生活。
左手拉右手爱心遍地走
1月24日下午,室外严寒难耐。解放路小学五(1)班李子琦和其他同学来到思麦尔大酒店会议室,参加为“留守儿童”献爱心活动。
李子琦和19个爱心小使者为“留守儿童”捐赠了衣物、书本、文具等物品。她把精心准备的课外书、练习本和文具盒捐赠给了王小英,并与这个瘦黑小巧的小姑娘互动交流。
交谈中,李子琦了解到王小英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没有时间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起居,只有爷爷和奶奶的陪伴。握着王小英那粗糙通红的小手,李子琦感慨万千,同样是花一样的年龄,却有着不一样的童年生活。通过活动,李子琦了解到还有一群这样的小朋友需要大家的关心和爱护,她决定与王小英结成帮扶对子,彼此留下了联系方式。
传承民俗 感受年味
在市民刘亚敬家里,10岁的女儿刘籽彤亲手制作的灯笼,以及图案鲜活的剪纸,还有籽彤表妹画的“梵高”派的门神,都散发着浓浓的年味。
籽彤小小年纪不仅把剪纸作为寒假的“必修课”,更苦练包饺子、搓麻花的技艺,过年时大扫除的“战斗力”更是全家无人能敌。
刘亚敬说,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感受到年俗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家长怎么说话怎么做事都影响着孩子的心智发展。孩子乐在其中,家长喜上眉梢。对于孩子的变化,籽彤妈妈说,孩子在参与实践生活中得到锻炼,这是最让人欣慰的。
公益冬令营 感受大不同
乔正阳是时代风华特色学校六(10)班的学生,今年寒假对他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他第一次参加了公益冬令营活动,并从中学会了感恩、学会了珍惜。
春节刚过,乔正阳爸爸得知大宁县12岁小九州不慎跌入深沟,致使生命垂危,急需救治。他主动联系卧牛爱心协会捐了款。乔正阳知道后也想去看小九州,并且要用自己的零花钱献出一份爱心。
2月13日,乔正阳跟随卧牛爱心协会一起来到小九州住的医院,捐出了零花钱,希望他能快点好起来。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在这次活动中,家长首先做了表率,孩子自然紧随其后。虽然乔正阳的零花钱少了,但他收获的是助人为乐的快乐。
多做运动远离疾病
跑步、快走、打篮球,这是四年级学生李海涛寒假的“运动作业”,由于缺乏锻炼,年仅11岁的他就被大家戏称为“小圆球”。
这个寒假,父亲李成德专门为他“私人订制”了健身课程,除课本作业外,每天早晨半小时慢跑,每天下午半小时竞技跑。
提到寒假运动计划,李成德说,自从孩子上了小学,户外运动的时间少了很多,时间一长,孩子就越发不喜欢运动。于是,他决定今年寒假每天抽出一个小时陪孩子一同锻炼,从慢走一千米,到后来慢跑一千五百米。
“坚持了一周,我觉得儿子的体能有了明显改善。”李成德说,孩子不仅要学得好、玩得好,更重要的是身体好,通过寒假运动健身,他发现之所以孩子不喜欢运动,和家长不爱运动有很大的关系。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在细微的生活中,将好习惯传承给孩子。
记者 郭秀婷 祁欣
责任编辑:张茜